人间值得:在苦难中寻找生命的意义(310513)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多年来,辩证行为治疗挽救了无数与抑郁症和自杀念头做斗争的人的生命,但玛莎·莱恩汉从未透露过,她的开创性工作是受到她年轻时绝望挣扎的启发。
在这本意义非凡且鼓舞人心的书中,玛莎讲述了她的生命之旅:如何从一个饱受失控情绪困扰的女孩,一步步成长蜕变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家,从而开创了辩证行为疗法,在心理学这一之前由男性主导的领域大放异彩。
每个人都会从玛莎的人生故事中有所启迪,获得激励!
原生家庭的认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来自父母足够的认可,一旦形成“创伤性缺乏认可”的情况,孩子的一生都会活在早年阴影之中,玛莎的经历会为为人父母者生动而深刻的启发!
女性:女性不是必须迎合或符合社会的期待,而是要活出自己的风采,创造自己的人生,玛莎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符合家庭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但她态度鲜明,敢于为女性权益发声,即便有所舍弃也在所不惜。
人生使命:玛莎在精神病院住院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我要帮助自己从“地狱”中逃脱——只要我做到了,我就要开辟一条道路,帮助他人也成功“越狱”。这份誓言支撑了她大半生,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活出自己!
玛莎在书中也展示了辩证行为治疗的原则是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以及你该如何利用她开创的生活技能和技巧,将痛苦的生活转变为值得过的生活。
◎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女性心理学家、辩证行为疗法创始人玛莎·莱恩汉的自传故事。
◎如何从一个饱受失控情绪困扰的少女,一步步成长蜕变为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家。
◎这是一个关于信念、坚持和勇气的故事,是正在经受心理健康挑战的人的希望之书。
◎每个人都会从玛莎的人生故事中有所启迪,获得激励!
◎玛莎因在自杀研究和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奖无数。
◎2018年,玛莎被《时代》杂志列入100位影响世界的科学家,与霍金、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人一起名列其中,整个名单中仅有的另外两位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和冯特。
推荐序二
第一次听玛莎·M.莱恩汉的讲座是2010年9月,中德班的巴贝特·伦内贝格(Babette Renneberg)老师在讲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时,给我们放了玛莎介绍辩证行为治疗(DBT)的录像。视频中的玛莎简洁干练又不失关怀,她所达成的理性与精神性(spirituality)的智慧平衡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我便与DBT结缘。我在后来讲课的时候多次提到过那个录像,玛莎PPT的第一页就是我们中国的太极图,她甚至把太极图做成一个转动的动图放到后面每一页PPT的右上角,对于这个画面,我一直记忆犹新。每次讲到这里,我就会说,这就是玛莎根据东方思想理解的辩证。伦内贝格老师后来把那张光盘留给了我,至今还存放在我的柜子里。
2015年,我到费城的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学习,我想去西雅图拜访玛莎,给她发了几次邮件都没有收到回复。有人告诉我,她身体不好,你估计见不到她。
2016年,我回国担任中德班的中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再次听到简·格拉森纳普(Jan Glasenapp)老师给大家讲DBT,又一次深深吸引了我。在现任中德班中方主席张宁教授的推动下,我牵头了中德班的DBT项目,终于在2018年的最后几天,举办了中国首届中德班DBT培训。在此前后,四川的黄国平院长、北京的方新主任、上海的陈珏主任,也先后在国内开展了DBT培训。但其实DBT的引入,在认知行为治疗(CBT)第三浪潮的几个代表里,是比较晚的。
2019年,是迄今中国DBT发展最重要的一年,我们做了几件大事。5月,我牵头了以首届DBT中德班优秀学员为主的15家精神卫生团队,开启了全国首个多中心大型DBT干预研究。7月,在德国第九届世界认知行为治疗大会结束后,我们去曼海姆精神卫生中心拜访了现任世界DBT学会主席马丁·博胡斯(Martin Bohus)教授,参观了他的DBT中心,了解了DBT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近发展,并与他建立了后续联系。11月,我们在第六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大会上,成立了全国DBT学组,我担任组长,方新主任、陈珏主任、黄国平院长担任副组长,我们这个学组是国际DBT中心认可的在中国的分支。
至此,我们将具有传奇人生、永不言弃的玛莎一生的卓越贡献——DBT正式引入国内,以安抚那些情绪调节困难的国人的情绪,和他们一起理解、认可和改变冲动、危险的行为,学习如何善待自己,重建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每读到玛莎的挣扎与执着,我常会联想到每天涌入我们门诊和病房的大量患者等待被疗愈时的状态;每每读到DBT的智慧,也会欣慰于我们推动了DBT在中国的发展,在帮助这些患者上做出的努力。
可惜我一直没能见到玛莎本人,只能从照片和录像里感受她的智慧与坚毅、倔强与执着。太极图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每次提到,我都会说,西方现代的心理学家已经开始从东方的传统文化里汲取思想,DBT里不仅有道家的平衡,还有儒家的中庸和释家的正念等多种理念,我们中华儿女更应潜心挖掘自己的文化瑰宝,从传统文化和哲学里提炼出东方文化的心理学精髓,滋养人间。
王纯
2023年4月于南京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第一部分
第1章 创建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第2章 堕入“地狱”
第3章 我将证明他们全都大错特错
第4章 创伤性缺乏认可的成长环境
第5章 陌生地方的陌生人
第6章 我必须离开塔尔萨
第二部分
第7章 芝加哥之旅
第8章 DBT技能:适应性否认
第9章 学习科学思维
第10章 我证明了我是对的
第11章 爱情,来无影去无踪
第12章 预防自杀的临床实践
第13章 行为主义与行为治疗的发展
第14章 终于如鱼得水
第15章 我的工作进展
第16章 找到一个能够滋养我的社区
第17章 如鱼上钩
第18章 寻找心理治疗师:一次颇具讽刺意味的转折
第三部分
第19章 DBT概况
第20章 在西雅图立足,学习过抗抑郁的生活
第21章 首次获得基金:研究行为治疗和自杀
第22章 “绣球花时刻”
第23章 为终身教职而战
第24章 DBT的诞生
第25章 辩证:矛盾之间的对立统一
第26章 学习接纳技能
第27章 不仅仅要接纳,更要全然接纳
第28章 继续前行
第29章 保持初心,活在当下
第30章 将禅修引入DBT临床实践
第31章 正念:我们都有智慧心
第32章 DBT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第四部分
第33章 回到起点
第34章 终于有了家
第35章 DBT的真正缘起
后记
致谢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