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309057)

0评论量

16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全书展现了李清照丰富多彩的一生。李清照的少女生活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她出嫁以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她与赵明诚一起品尝了宦海风波,一道回家隐居,品赏古玩,诗词唱和。在赵明诚外出读书与做官时,她又备尝离别相思之苦。中年以后,李清照连遭不幸,国破家亡、背井离乡,逃难到了南方。而后,灾难接踵而至。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赵明诚早逝,欲寻求生活幸福改嫁又被骗,离异后普遍遭亲友冷落,李清照最后在抑郁寡欢中默默辞世。全书通过文献材料梳理,结合李清照诗词创作的赏析,突出了李清照带有叛逆色彩的非同凡响的鲜明个性,揭示其个性与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
  诸葛忆兵,男,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84年,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一中学任教。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1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范仲淹研究》《多维视野下的宋代文学》《宋代科举资料长编》等专著多部。现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词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欧阳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
  品说诗词之风情与况味,通观历史之细节与大局。——王兆鹏   “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维视角,读解诗词的艺术魅力,品味诗人的情感世界。——沈松勤   词心与史才齐飞,学养共诗情一色。——张剑
第一节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谁比数 ——李清照的家世出身 坐落在济南市东面的章丘县,西北濒临黄河,“荷花如锦水如天,狼藉秋香拥画船”之美丽的绣江从境内蜿蜒穿过,县因境内章丘山而得名。这里,还有与趵突泉“相甲乙”的百脉泉,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西面的龙山城子崖,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之所在。在这一派人杰地灵、山水毓秀的环境中,公元1084年,诞生了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文学家——李清照。 一、李清照的籍贯 关于李清照的籍贯,前人曾笼统地说是济南。清代学者进一步认为李清照的故居是在济南历城柳絮泉。这里,泉水清澈,柳絮飞扬,回塘幽隐,沙禽欢欣,一代词宗降生于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优美环境之中,仿佛能够相得益彰。历城地方志也十分欣喜地将这样一位历史名人揽入自己的修志范围。文士墨客则络绎不绝地前来寻访,吟诗留念。田雯《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说:“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古欢堂集》)高宅旸《味蓼轩诗抄》中的一首七绝,也含蓄深婉地抒发了怀古之幽思,诗说:“一斛清泉柳絮飏,萧萧故宅但斜阳。风流不独词人尽,金石飘零亦渐亡。”这类情思悠长的题咏,更叫后人坚信李清照的故居之所在。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说:“易安居士李清照,宋济南人……居历城城西南之柳絮泉上。”(《癸巳类稿》卷十五)《山东通志》有相同的说法。直到当代,郭沫若还为济南趵突泉边的“李清照纪念堂”题词说:“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说李清照是济南人不错,但把她的故居定为历城柳絮泉,不免有附会的成分。宋代济南,辖历城、章丘等县。明代万历年间所修的《章丘县志》,便认为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王仲闻先生《李清照事迹编年》也对“历城说”提出质疑,说:“清照幼时,当从父母居,其故宅应云‘李格非故宅’,不得云‘李清照故宅’。嫁后从赵氏,未居济南。至晚年则济南已为金统治,清照欲归不得。济南不得有李清照故宅。《山东通志》所云,殆亦本清田雯《古欢堂集》,或出后人附会,未必即为实录。元于钦《齐乘》、明《崇祯历城县志》、清《康熙济南府志》,俱无清照故宅在柳絮泉之说。”李清照的声名远在李格非之上,如果李清照幼年时曾依父母居住济南历城柳絮泉,将“李格非故宅”直接称为“李清照故宅”也无可厚非。后代名人依据此例者非常多。问题的关键是连李格非的故宅也不在历城。近年来,研究者又在章丘县明水镇西1500米的廉坡村发现了《廉先生序》碑石,上面刻有李格非的文章,结尾说:“唯吾为同里人,质之区区,亦欲籍之以告请议之伯。元丰八年九月十三日绣江李格非文叔序。”李格非在序中自称与章丘明水的廉先生是同里,又自署“绣江李格非”,“绣江”正是章丘明水的别称。所以,李格非的故宅应该在济南章丘明水。今天的研究者对此已经达成共识。
前言 第一章 书香门风 ——李清照、赵明诚的家世及婚前生活 第一节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谁比数 ——李清照的家世出身 一、李清照的籍贯 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 三、宋代择婿风气与李格非的婚姻 第二节 女善倚声拈弱絮,客来把臂入疏林 ——李清照早年的家庭环境与光彩照人的才华 一、李清照个性生成的早年家庭环境 二、李清照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 三、李清照的咏史诗 第三节 一面风情深有韵,眼波才动被人猜 ——少女李清照的思春情怀 第四节 归来堂里小鸳鸯,翁佐崇宁政事堂 ——赵明诚的家世 第二章 伉俪情深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早期婚姻生活 第一节 奇绝芝芙梦里情,先教夫婿识才名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幸福婚姻 第二节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 ——夫妻新婚别离的愁苦 第三节 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崇宁党争中的李清照 第四节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崇宁年间夫妻相聚的美好时光 第五节 安得归来堂上坐,放怀一笑茗瓯倾 ——李清照与赵明诚屏居青州的生活 一、宰相之间的争权夺利与赵家的获罪回乡 二、夫妻共同收集校勘金石书画的风雅生活 三、夫妻读书、赋诗其乐无穷的日常生活 四、李清照与须眉男子争光的《词论》著作 第三章 两处闲愁 ——徽宗后期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分离生活 第一节 鬓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赵明诚的起复与李清照的寂寥 第二节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李清照思离别盼相聚的情怀 第三节 不将牙慧拾前人,谱出新词字字新 ——李清照爱情词的特定文化意义 第四节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猜疑矛盾中的莱州重逢 第四章 仓皇南渡 ——北宋覆灭离乱中的李清照与赵明诚 第一节 南来尚觉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 ——李清照与赵明诚南渡逃难 第二节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的爱国诗歌 第三节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李清照南渡初年的词作 第四节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赵明诚壮年病逝建康城 第五章 凄凉晚景 ——李清照孤独无依的晚年生活 第一节 太息兵荒零落散,剩残编几卷当年稿 ——李清照与赵明诚收藏珍品的流散 第二节 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李清照再嫁与离异的风波 一、李清照的再嫁与离异 二、有关李清照再嫁及离异之事的辩诬 三、李清照再嫁与离异事实的认定 四、宋代妇女婚姻与再嫁 第三节 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 ——贫病潦倒中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逃难卜居金华的生活 一、李清照逃难卜居期间的诗词创作 二、“打马”游戏之作 三、李清照的“丈夫气”与饮酒 第五节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和故国之思 第六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和思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