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从农民到皇帝的传奇)(296693)

0评论量

32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所讲述的是刘邦传奇的一生,但是本书不是一部只有故事的书,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故事背后的因素,分析刘邦为何能从一个农民成为一个皇帝。这是大汉高祖刘邦,从平明到皇帝的奋斗史。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战斗故事,还有刘邦走向成功的本质原因。这是故事,也是成功学。
洪亮亮,化学硕士,自称“一路探索、求知、较真,属于苦读书的书呆子”。其作品喜欢从历史的细小处轻轻划开一道破口,窥探表相背后的真相。写作风格力求冷静冷酷、避免偏激和情绪化。描述人物时强调“必须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考察,包括考察当事人所处的环境背景,避免断章取义地去阅读人物,才能确保所介绍人物的真实可信。”
新浪、搜狐、腾讯、网易、起点中文、五大门户网站全面推广,其他论坛宣传,全国50多家媒体鼎力宣传、连载等。  汉高祖刘邦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表扬刘邦的人眼里,刘邦以一布衣起于乱世,手提三尺剑,最终能有天下,可谓雄才大略。在批评刘邦的人眼里,刘邦危险的时候抛儿弃女,贪生怕死;老父亲被项羽拿去炖汤的时候,他能喊出:“我爹就是你爹。”不要脸到极致;拿敌人没办法,天天只会跑去问张良“为之奈何?”可谓无能侥幸,胜之不武。   刘邦究竟是英雄还是流氓?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从平民到皇帝”的第一人!   没有显赫的家世可以炫耀、没有良好的教养可以凭借、没有过人的武功和出众的学识,刘邦不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们是否可以说,刘邦的案例充分说明“成功有捷径”?我们不需要勤奋的学习,我们不需要刻苦的练习,我们不需要受到礼貌教养的束缚?   不!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
 第一章从浪荡少年到优秀公务员   第一节浪荡少年   刘邦的出生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今天江苏省丰县——那时候叫丰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刘邦的父亲叫刘煓也叫刘执嘉,后人尊称为刘太公,其母亲被后世尊称为刘媪。刘邦称帝后,刘太公被尊封为太上皇,他母亲已死,被追封为昭灵夫人,吕后执政时期又被加尊称为昭灵后。   刘邦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刘家是三个儿子其实都没正经名字,两个哥哥的名字分别叫刘伯和刘仲,其实就是刘大、刘二。刘邦姐姐的名字现在都已经搞不清楚了,只知道她后来被追封为昭哀后。刘太公给刘邦起名刘季,按照古代“伯仲叔季”的排名,也就是刘四的意思。“邦”则是刘邦发达后给自己改的“贵”名字,他的本名就是刘季。用直白点的话讲就是:丰邑的刘大爷家生了个叫刘四的娃。   和刘邦同日出生在丰邑中阳里(中阳社区)的是一个叫卢绾的孩子。当时,整个中阳里都轰动起来,人们买来羊和酒,为这两个新生命祈福。欢庆的人群里,谁也不会想到其中一个孩子在五十四年后,会成为这片土地的最高统治者。   刘太公在刘邦出生后不久又娶了一个女人。刘邦称帝后,他的这个小妈依然健在,刘邦就封她为太上皇后。这个新来的女人给刘邦带来了一个异母弟弟刘交。   刘邦的家庭只能算中等,但和睦温馨的家庭、平淡朴实的生活,给了刘邦一个颇为幸福的童年。刘邦、卢绾、刘交三人岁数接近,构成了一个玩乐的“铁三角”。三个人从小一直玩到大,感情非常的醇厚。可能是刘邦的母亲比较没文化,刘邦的幼年似乎没有受到太严格的教育,有种放任自流的感觉。而刘交受到的管教就很严,长大后还接受了“高等教育”,一度求学于荀子学派的学者浮丘伯。   偶像信陵君   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有人就据此认为刘邦生于秦朝,其实,刘邦出生时秦朝还只是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所以,刘邦是生在战国时代的,是战国的末期。   从刘邦出生的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到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军攻占刘邦的家乡之前,这32年间,丰邑和后来刘家迁居的沛县(今江苏沛县)都是属于楚国领土。刘邦出生时实际上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是以楚国人身份长大的。   刘邦作为楚国人,在家乡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和颇为浪荡的青年时期。期间楚国和秦国的战争形势日益紧张,前线不断传来坏消息,楚国屡战屡败,秦军日益逼近。刘邦见到许多儿时的玩伴被征发到前线后就没再回来。   刘邦出生在地道的农民家庭,假如出生在社会阶层固化的时代(比如西周),农民的儿子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但战国时代则不一定了。   战国时代是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个思想空前混乱的时代。出生在这样个时代的普通人是不幸的,但是对强者而言却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时期列国争雄、百家争鸣,一切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强者才能得到崇高的荣誉。   在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国都将争取人才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公元前三世纪最缺的什么?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哪怕只出一个“金点子”,国君也会把你当宝贝供起来。有理想的少年刘邦根本不愿意在家里“修理地球”,他想闯出去。   这是个自由和奋进的时代,社会允许刘邦做梦。他从出生起就听到各类英雄人物(孙子、吴起、孙膑、庞涓等等)的传奇传说,这让他欣然神往。而最令他神往的人物就是魏国的信陵君。同其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不同,信陵君是现实中就存在的英雄,他就生活在刘邦的家乡往西一百七十公里外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内。   信陵君叫魏无忌,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战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声名远扬,列国的人才都争相前去投奔他。
第一章 从浪荡少年到优秀公务员 第一节 浪荡少年 第二节 优秀公务员 第三节 优秀公务员成了逃犯 第二章 风起云涌 第一节 揭竿而起 第二节 磨难与成长 第三节 刘邦与项梁 第三章 项梁意外出局 第一节 政局变化 第二节 风云突变 第三节 项梁之死引发的动荡 第四章 巨鹿之战 第一节 巨鹿之战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