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310190)

0评论量

2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虽然讲的是西方的艺术,但傅雷真正的心愿却是能够对中国当下的状况有所启迪。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1]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1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乔托(Ambrogio ou Angiolotto di Bondone Giotto,1266—1336)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可说是基督教圣者阿西西的方济各(Saint Francois d’Assise,1182—1226)的历史画家。他一生重要的壁画分布在三所教堂中,其中二所都是方济各派的寺院。在阿西西教堂中,就有乔托描绘圣方济各的行述的壁画二十八幅。翡冷翠圣十字架大寺的内部装饰,大半是乔托以圣方济各为题材的作品。帕多瓦城阿雷纳教堂中,乔托描绘圣母与耶稣的传略的三十八幅壁画,也还是充满了方济各教派的精神。 所谓方济各教派者,乃是一二一五年时,基督教圣徒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创立的一个宗派。教义以刻苦自卑、同情弱者为主。十三世纪原是中古的黑暗时代告终、人类发现一线曙光的时代,是诞生但丁、培根、圣托马斯的时代。圣方济各在当时苦修布道,说宗教并非只是一种应该崇奉的主义,而其神圣的传说、庄严的仪式、圣徒的行述、《圣经》的记载,都是对于人类心灵最亲昵的情感的表现。以前人们所认识的宗教是可怕的,圣方济各却使宗教成为大众的亲切的安慰者。他颂赞自然,颂赞生物。相传他向鸟兽说教时,称燕子为“我的燕姊”,称树木为“我的树兄”。他说圣母是一个慈母,耶稣是一个娇儿,正和世间一切的慈母爱子一样。他要人们认识充满着无边的爱的宗教而皈依信服,奉为精神上的主宰。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 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西斯廷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斐尔 第十讲 拉斐尔 第十一讲 拉斐尔(下)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西班牙王室画像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勃罗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