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自传(309046)

0评论量

11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是居里夫人自己写的生平传记,一共包括两大部分,即居里夫人传和比埃尔·居里传。本书分别讲述了居里夫人与比埃尔·居里的童年生活和校园生活,书中详细地描写了两人如何从相识、相知,到相离,更重要的是,本书讲了两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克服困难,为科学研究事业做贡献的。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热爱,这份热爱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同时,本书加入了关于居里夫人的演讲等内容,使读者对于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更充分的了解。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法国籍科学家,镭的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少年时赴巴黎求学,并与丈夫比埃尔·居里相识、相恋、结婚。此后,玛丽·居里一直在巴黎生活,一生致力于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是一位伟大独立的女性,1934年因白血病辞世,终年67岁。 罗伟,男,籍贯哈尔滨,自由撰稿人,策划翻译出版过多种图书。
  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的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
第二章 婚后生活·从事研究 婚后,我过上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完全不同于前几年我独处时的生活。我们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不管是个人爱好还是本职工作,我们都能同步进行,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离,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信件往来。皮埃尔在教学之余,几乎把时间都用在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我也获准可以在他的实验室里与他一起工作。 我们住的公寓离学校很近,所以来去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由于我们的收入比较微薄,我不得不亲自处理一些家务事,尤其得准备每天的饭菜,这些家务劳动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也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研究。想要妥善处理好这一矛盾,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我的意志比较坚强,勉强把两者的冲突处理好了。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小家庭并没有被这些家务琐事搅乱,我们仍可过着平静温馨的生活。 我在实验室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课程, 因为我必须通过一个证书考试,才能有资格去女子中学任教。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在1896年8月,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这个考试。 在工作之余,我们主要的休闲方式就是到乡间散步或骑自行车。皮埃尔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对森林中的各种动物、植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巴黎附近大大小小的森林,没有一处他不熟悉的。我从心底也一直向往田园生活,所以一有空闲,我们俩就骑车到郊外游玩。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在紧张的科学研究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使我们的心灵得以释放。每次郊游回来,我们总会带回几束芬芳的野花。有时,我们游兴正浓,竟忘却了时间,直到深夜才回到家里。我们还定期探望皮埃尔的父母,两位老人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专用的房间。 在假期里,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到更远的地方郊游。我们的足迹踏遍奥弗涅和赛凡纳的山区,还到过海滨的许多地方。我们俩都酷爱这种长距离的远游,每天晚上都要换一个新的地方住宿休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待得太久,皮埃尔就会感到无聊而惦记着回实验室去工作。有一年假期,我们一起去喀尔巴阡山区看望了我的家人。因为这次波兰之行,皮埃尔还学会了几句波兰话。 然而,我们把生活的重心还是放在了科学研究上。皮埃尔对他的教学工作非常认真,我有时也会帮他搜集一些资料,以便他更细致地备课。这种帮助反过来也增加了我的知识。不过,我们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致力于我们的实验室研究。 当时,皮埃尔还没有自己的实验室。虽然有学校的实验室可以使用,但仍然不能满足他的研究需要。为此,他将学校里一个闲置的角落开辟成了自己的实验场地,那地方虽然狭小简陋,但却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不受约束。从这件事我也领悟到,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完全可以设法改善条件,并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那段时间,皮埃尔正忙于晶体研究;我则负责研究钢的磁性。1897年,我的这一研究结束后,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 这一年,我们的长女艾琳娜降生了,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个星期之后,皮埃尔的母亲又去世了。于是,我们在巴黎城郊另外租了一处带花园的房子,把他的父亲接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皮埃尔生前,我们同他的父亲一直住在那里。 如何照顾好我们的小艾琳娜和我们的家,又不放弃我的科学研究工作,俨然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放弃科学研究,对我来说是极其痛苦的,皮埃尔也认为我绝不能放弃工作,他甚至从没有这样想过。就像他过去常说的,上帝特地为他量身定制了我这样一个妻子,为的是能与他分担一切。我们俩谁都没有想过要中途放弃我们如此珍视的科学研究工作。 这么一来,我们就不得不请一个女佣了。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亲自照料女儿的一切琐事。当我到实验室工作时,女儿就交由她的祖父照看。老人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女,常说孩子给他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有了家人们的关爱和帮助,我可以安心地投入到我的研究工作当中,又可以兼顾女儿履行做妈妈的责任。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孩子生病,我就得彻夜不眠地照顾她,原来的生活规律也随之打乱了。 因为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不希望有过多的应酬来打扰,所以我们结交的朋友为数不多。偶尔有一两个与我们相熟的科学家朋友来家拜访,我们一般就在客厅或花园里交谈,并且我还要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为女儿做些针线活儿。在亲戚中,只有皮埃尔的哥哥一直与我们保持着来往,我娘家的亲戚因为都离得太远而很少来往了。我的姐姐和姐夫这时也已经回到波兰创业去了。 正是在这种安静又非常符合我们意愿的生活模式下,我们才得以完成一生中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始于1897年,其间从未中断过。
导 读 1 居里夫人自传 概 述 7 第一章 家庭和求学生活 9 第二章 婚后生活·从事研究 25 第三章 战争时期的救护工作 47 第四章 美国之行 65 皮埃尔·居里传 概 述 79 第一章 居里家族 81 皮埃尔·居里的童年及求学经历 81 第二章 最初的科学研究 89 ——发现压电现象 89 第三章 在理化学校的初期研究 97 第四章 婚姻和家庭 性格与品德 113 第五章 梦想成真,发现了镭 127 第六章 成名之累 迟到的关注 137 第七章 国之殇:实验室成“圣地” 159 附 录 评价皮埃尔·居里的文章节选 167 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172 获奖演说 放射性物质——镭 181 镭与化学中的新概念 188 附:居里夫人日记选录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