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人生:活出你的极致(310371)

0评论量

0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你是否忙着扮演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为各种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却每当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时总会觉得人生有遗憾? 你是否明明知道这样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 但苦于生计、被各种责任和义务所限制, 而不得不继续挣扎和努力前行? 本书作者基于其数十年的教练经验, 通过数十名全球著名领导者的咨询案例,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活出丰盈人生的路径, 指导我们放手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活出无怨无悔的自我。本书提供的“丰盈人生” 练习, 会一步步指导我们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 克服各种阻碍, 不断迭代自我, 活出精彩和满足的人生。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 美国杰出的领导力教练,美国管理研究院终身成就奖、美国国际人力资源学院院士奖获得者。他被“管理思想家50人”(Thinkers 50)推崇为全球知名的领导力思想家,被《公司》杂志推举为美国著名的高阶主管教练,被《华尔街日报》推崇为十大企业管理教育家之一,被美国管理协会推崇为过去80年来影响管理领域的50位思想家之一。他所咨询的对象包括世界银行总裁,福特汽车、辉瑞公司等财富500强企业CEO,以及各领域重量级领导人。他著有《身为职场女性》《领导力教练》《自律力》《魔劲》《没有屡试不爽的方法》40余部畅销书,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被《纽约时报》、《公司》杂志、美国亚马逊评选为年度畅销书 全球著名领导力教练古德史密斯的一对一教练课 15个“丰盈人生”的练习,帮你减少人生的遗憾,活出一个自我实现、丰盈的人生 畅销美国、俄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世界银行前行长吉姆·金勇、福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特·布拉、著名品牌营销专家马丁·林斯特龙、商业顾问肯·布兰佳、人力资源大师戴维·尤里奇等30位全球知名企业家和思想家倾情推荐 在本书中,全球领导力教练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将告诉你活出“丰盈人生”的关键: 每当我们所做的选择、所冒的险、所付出的努力都和我们人生的使命相一致时,无论最后所取得的结果如何,我们已拥有了丰盈的人生。 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我的诞生,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对丰盈人生的锻炼。 要创造丰盈的人生,我们就要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同时,要尽量减少无谓的付出。 要实现丰盈的人生,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牺牲短期的利益,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只有你的努力和你的成就与你的人生使命连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对你的人生感到更加满足。 从本书中你将学会: 如何专注于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通过延迟满足获得长期成就。 运用“一呼一吸”创造全新的自我。 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意义负责。 如何爱你所做的,做你所爱的。 如何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赢得丰盈的人生。 通过结构化的追逐,改变自己和团队的行为。 无论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本书都将带领你开启一个新的旅程,让你赢得丰盈的人生。请即刻行动起来,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了无遗憾!
先看看我们对“丰盈人生”的有效定义: 当我们每一刻所做的决定、所冒的风险和付出的努力,都与我们生活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时,那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拥有一个丰盈人生。 这个定义中最容易产生歧义的就是这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因为它与我们被现实所灌输的目标实现——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努力,最后得到应得的回报——是大相径庭的。 不管成功的大与小,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是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应得的,哪些是命运垂青或怜悯的产物。而且,我们也清楚不同的结果会引发不同的情绪。 当之无愧的成功是一种必然会发生的公正的事情,还伴有少许宽慰,即使最后一秒厄运袭来,也夺不走我们到手的成功。 不配享有的成功一开始是让人欣喜和感到不可思议的,但随即就会带来一种很不舒服的内疚,好像自己是个撞大运的幸运儿。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让人无法完全高兴的感觉,羞愧的叹息多过振臂高呼的喜悦。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脑海里经常闪过修正历史的念头,希望那些成功是通过自身的某种技能和努力工作得来的,而非撞大运的结果。我们发现自己站在三垒,就坚持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全然不顾其实是外野手的失误才让我们得以从一垒跑到了三垒。我们这种企图以修正主义的把戏来掩盖“成功”的胜之不武,不过是再次印证了E.B.怀特(E.B.White)的犀利观点,即“在自强者面前,运气是一种不宜被提及的事”。 相比之下,对我们来说,真正应得的成功应具备以下三个简单的条件: 基于清晰的目标和当下的能力,我们能做出的最佳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需要走多远才能达成。 我们接纳因此带来的风险。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由所做的选择、甘冒的风险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三者创造的神奇魔力所带来的成果,就是对“应得的回报”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完美的术语。“应得的回报” 其实就是对我们奋力追求的每一个目标,全力完善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的理想解决方案。一直以来,我们被要求必须“赚取”收入、获得大学学位和他人的信任,必须保持身体健康和赢得尊重,但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从拥有一间街角的办公室,到爱我们的孩子、睡个好觉,再到我们的声誉和个性,人类为之奋斗的这一长串清单,都要通过选择、冒险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才能赢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崇尚应得的成功,因为它是我们付出了最大的能量、智慧和意志才获得的我们想要的东西,让我们有一种英雄般的感觉。 但这种“应得的回报”,无论让我多么有英雄感,还是不足以诠释我的目的。因为,它很显然并不能帮助那位来自欧洲的首席执行官冈瑟获得满足感。冈瑟在整个职业生涯所追求的每一个宏伟目标都已实现,他的每一个成功也都获得了“应得的回报”。但问题是,所有“应得的回报”都是对其工作上的奖赏,并不能阻止他被家庭经营失败所带来的愧疚击垮,他在工作方面获得多少成就都无法令他拥有丰盈的人生。艾琳也是如此,她已取得的非凡成就并未让她感到丝毫满足,每一次重大的胜利似乎都是对自我动力与承诺的质疑:我本来,也应该,更加努力。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选择、甘冒的风险和最大的努力所换来的结果并不都是“公平、公正”的。除非我们生活在自我的幻觉中,否则都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从我们一出生开始:我们的父母是谁,我们在哪里长大,在哪里受教育,以及很多的其他因素,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中的有些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的人则灰头土脸地长大。我们可以凭借高明的决策和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来改变先天的不足,但即便如此,还是会屡屡遭受生活不公的撕咬。例如,你本是某个岗位的最佳候选人,但最终受雇的却是某个人的侄子;你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但不能保证所有结果的公正、公平。你可以为此感到痛苦与愤怒,抱怨“不公”,也可以优雅地接受生活中的打击与失望。只是,你不要指望每次的尝试都能让你“获得”恰当的回报,回报并不像你期望或应得的那样可靠。 还有一个让我对“应得的回报”这个理论没有太多信心的原因是,它像一个易碎的容器,无法全然承载我们对拥有丰盈人生的追求与渴望。我们从“应得的回报”那里得到的愉悦总是短暂即逝的。开心,其实从我们感知到它的那一瞬间就已溜走,比如明明刚刚得到了期盼已久的晋升,但马上我们就会把目光投向下一个职位,已不满足于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再比如,经过好几个月的连续竞选终于赢得了选举,但短暂的庆祝之后,马上就要开始为选民工作。一次奋斗的结束,即是一次新的奋斗的开始,无论我们赢得了什么样的回报:一次大幅的加薪、一次通力的合作、一次备受好评的回顾,胜利之舞也很快会曲终人散,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很难持久。 我并不是在贬低“应得的回报”的价值,以及为之投入的精力。若想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设定目标并努力去赢得期望的结果。我质疑的点在于,当它们偏离了我们生命中那个更为宏大的目标时,它们对实现丰盈人生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员伦纳德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满足感,而有些可能比他更幸运和更有成就的人却感受不到。在金钱的游戏里,他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他所有的奋斗之源都来自于保障和供养家人这一更高的目标。就像一名篮球运动员只在乎维持自己的高分,而不愿为赢得比赛和获得冠军做出任何的牺牲(如敢于控球、敢于鱼跃救球、敢于防守对方最好的球员)一样,任何“应得的回报”若没有和更高的目标联系起来,即使有所成就,也一定是空洞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丰盈人生”对我们提出的仅有的要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演绎别人的版本。承诺自己每天都要做到“丰盈”,并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超越个人的野心,将自己的成就与更高远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最终,丰盈的人生并不是为了赢得一座奖杯,对拥有丰盈人生最好的回报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获得这样一种人生的过程中。 本书是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完成的,当时我和我的妻子莉达被隔离在南加州太平洋沿岸的一个一室一厅的出租房里,我们刚刚卖掉了在圣迭戈北部兰乔圣菲住了30年的房子,准备搬去我们双胞胎孙子艾利和奥斯汀出生的纳什维尔永久居住。谁也没料到,我们等了整整15个月才从公寓搬出。 与我的其他作品不同,本书的灵感和原始素材不仅来自我的教练客户们,同时也来自我个人的生活。在构思本书时,我仍然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我必须和时间赛跑,必须做出抉择。但我选择放弃很多年轻时的梦想,不仅因为时间紧迫,还因为那些梦想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已不再具有意义。 本书也是我对我自己未来的反思。只要我们还能呼吸,就一定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人的反思。反思,永远不会太晚,而且是越早越好。我只希望,作为读者的你,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年纪,只要你在反思你正在塑造的生活,并基于你的反思重新做出抉择,就能从本书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因为,这里有太多帮助过我的人和令我受益匪浅的反思;有太多在新冠疫情期间促成我生命最为深刻的非金钱可衡量的反思。这里有太多的反思,还在于我的人生已经处在了这样一个阶段:我面对遗憾的机会不出所料地增加。原因很简单,之前我还有大把时间的时候,往往把未来10年到20年作为一个主宰当下选择的时间段(即先预见未来10年或20年希望实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进行现在的选择)。而现在,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我已经不能这么做了 (因为我可能活不了这么久了)。我或许能再活上个30年,或者活到100岁,但我不能那样指望。我也不知道我的身体状况会不会一直这么好,或者周围还会有哪些朋友和同事还健在并关注我。随着我逐渐走向暮年,我必须对我人生中尚未做完的事情鉴别分类。哪一项已不可行?哪一项已不重要?哪两项或三项必须去做,否则我肯定会后悔?我希望我能利用我剩余的人生,最大限度地增加满足感。
赞誉 序言 第1部分 选择你的人生 第1 章: “一呼一吸”范式 第2 章: 是什么阻碍了你创造自己的生活 第3 章: 就绪清单 第4 章: 别无选择的力量 第5 章: 渴望: 着眼未来多于当下 第6 章: 机会和风险, 你更看重哪一个 第7 章: 把面包切成薄片直到找到你的“绝尘一技” 第2 部分  赢得你的人生 第8 章: 如何赢得人生: 自律构建五要素 第9 章: 缘起的故事 第10 章: 生活计划回顾 第11 章: 求助艺术的丢失 第12 章: 当赢成为你的习惯 第13 章: 花钱吃糖 第14 章: 信誉要靠两次赢得 第15 章: 单一共情 尾声: 胜利之后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