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296945)

0评论量

53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收录了托尔斯泰的十一篇中短篇小说名作,有《伊拉司》《暴风雪》《呆伊凡的故事》《三死》《伊万·伊里奇之死》《野果》等。其中很多作品,比如《伊拉司》《呆伊凡的故事》《三问题》,更多是以寓言或童话的形式来体现。这些故事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为素材,反映了当时俄国民众的生整体活面貌,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劳动的神圣性、友情、对人类的爱、对贪欲的告诫、信仰的姿态等多个层次的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二十三岁时参军入伍,并开始写作;二十六岁时参加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役。残酷的军旅生涯,不仅让他深刻地体验到了战争的艰辛与无情,也使得他对上流社会的腐化深恶痛绝,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一生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而且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译者:央金: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精通英语、法语,对文学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曾就职于机关单位,现专职写作、翻译。
本书这十篇作品是译者从托尔斯泰无数的短篇小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这些作品更是囊括了托尔斯泰初期和晚期的代表作,极具代表性。
在田野中间,有一所规模巨大的镕铁工厂,四面砌着高墙,好几个大烟筒整天不住地冒烟,打铁的声音传得远远的地方都能听见,还有几件极大的镕铁炉,旁边铺着运物的小铁道,周围还有一片厂里管理人和工人所住的许多房屋。在这工厂里头和在那矿山里头做工的人好像蚂蚁似的一样多;有些人爬到离地面有百尺多深的矿山里去做工,这山里又暗又窄,又有臭味又潮湿,常常要把人闷死。他们天天都要从早晨到晚上,或者从晚上到早晨,拼命地掘铁。还有一些人弯着身子在黑暗里头把铁或黄土运到铁坑里去;重新拉着空车回来,又装满了,又运到那里去。他们差不多每天要做12个小时或14个小时。   在矿山里头是这样做工的,在那镕铁厂里有些人在炙热不堪的火炉旁边做工;有些人在烧剩的铁和铁渣流下来的地方做工;还有些机器匠、火夫、打铁匠、瓦匠、木匠等等在工厂里的人也一样要做12个小时或14个小时的工。   到了礼拜那天,许多工人拿到了工钱,出去洗澡休息。有时不去洗澡,却跑到酒馆饭店里去吃喝。喝得大醉才罢休。可是到了明天礼拜一,一清早就又要做那种工作了。   在工厂的附近有许多乡下人用老疲瘦弱的马,来耕别人家的田地。天还没亮起来,他们就驾着马从家里出来,怀里揣着几块干面包,就到别人家田地里去耕种去了。   还有些乡下人离工厂不远,坐在石头道上,用席子挡着自己的身体,在那里打石子。他们的腿都磨坏了,手也出了胼胝来,满身都是污泥,不但脸面、头发、胡须、连肺里头也装满了不少的石灰屑。   那些人从石堆里取下一块没被打碎的大石,把它放在地上用那极重的锤子,用力去打碎那块石头。等到那石头打碎了,再拿打碎了的石头来打;必须把石片打得极碎才算完。打完了这个,又拿一块整石头,又开始……,这些人每天从清晨起做工一直做到晚上,一共要做15个小时或是16个小时的工。不过在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一天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都用干面包和清水来果腹。   那些在矿山里,在工厂里的人和农夫、石工从小到老都是这样的生活;他们妻子和母亲因为艰苦的工作得了种种疾病,也是这样的生活;还有他们的老父和小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做那劳力过度,侵害健康的工作,从早到晚,从小到老,也是这样的生活。   可是在工厂的附近,石工和农人的身旁,还有那许多萍踪无定,以求乞为生活的男女中间,有一辆美丽的马车,驾着四匹红栗毛的骏马,——其中最坏的一匹马,都比农夫所有的家产贵得多,——在那里驰骋着。马车里坐着里两位贵夫人,撑着美丽的伞,帽儿上的白羽毛,它的价值比乡下人耕田的马都要贵上好几倍,迎风飘起来,十分好看。在车前坐着一个军官,穿着很讲究的衣服,连金纽扣都金光闪闪的;一个马夫穿着一套蓝色的制服,喝了一点酒,驾着车横冲直撞,几乎把路上的小孩都踏倒。有一个人从工厂里做工回来,驾着一辆车,刚巧遇着这辆马车直撞过来,几乎就把那人推入小河里头。   马夫竟大怒起来,扬着鞭子对那乡人说:“难道你看不见吗?”那乡人听那话,赶紧一只手拉着缰绳,一只手战战兢兢地摘掉帽子。
伊拉司/ 穷人/ 三死/ 风雪/ 呆伊凡的故事/ 三问题/ 难道这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