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308235)

0评论量

20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十三年),秦国公族一位名为白起的男子展露头角,他顺应历史潮流,投身行伍,从普通士兵做起,步步升迁。白起出任左庶长,领军攻打邻国。由此开始,白起越战越勇,其勃勃雄心随秦昭襄王这位野心勃勃的霸主逐鹿中原之心高高招展!白起擅兵法、懂谋略,多次大战后,叱咤风云的白起以赫赫战功受封武安君。之后,更以长平之战将国力强大的赵国拖下马。功高盖主,曲终人散,白起终遭秦昭襄王猜忌,又因将相失和,竟落得被王赐死的凄凉结局。白起一生杀人无数,作战手法残忍,但却是中国历史上从无败仗纪录的大将军。我们用《周易》,用《孙子兵法》,用五行之说,用禅学,解读白起的成与败、得与失,还原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生命和辉煌军旅。
爱新觉罗氏,女,雍正后裔。在报刊上发表过数篇散文、随笔,获多个文学新秀奖,出版文字量逾百万,作品颇具读者。已出版都市情感小说《我离你一件婚纱的距离》《不醉君心》等。
以战争的谋略和朝廷之上的权力斗争统摄全篇,并贯之以乱世中主人公的奋斗之路和性格、命运之关联,穿插以君臣之间的猜忌,同僚之间的意气相投与嫉妒、攻讦,还有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游离与呼应,较好地书写出白起这一历史英雄人物的非凡人生,并以旁观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并以客观的分析对其进行了不加掩饰的褒赞,也包括真诚的批评。
1使命商纣王无道,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率部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周朝,而后,周天子论功行赏,分封天下。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71国,姬姓独居53人。于是天下出现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历经纷争,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若干年过去,诸侯国之间战火频繁,一些诸侯国已名存实亡, 有甚者遭他国吞并。到战国时期,则以齐、楚、燕、韩、赵、魏、秦此7国为首,这就是名震一时的“战国七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则形同灭亡。即便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恃强凌弱,周天子也失去了主持公道之权,于是乎各诸侯国国君皆希望扩充国力,取周天子而代之。各诸侯王繁衍生息,非嫡系后人便有了另一个称呼:公族。他等乃国君的家庭成员,却袭不了爵位,俗称“富而不贵之人”。我们要说的白起就是此类人。白起,又名公孙起,郿地(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出生于秦地。提到他,先得从他的先人说起。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忽然一病不起,长久缠绵于病榻,其长子公子白惴惴不安。“主子,夜已深,霜露凉,怎不歇息?”谋臣见公子白于书房内踱步,上前问道。面露忧色的公子白提及父王的病后,又说道:“父王当权前,群臣曾尊秦出子为国君,本公子虽是父王长子,然群臣 拥戴德公皇叔。”谋臣闭了门,劝说:“主子何不顾全大局,顺众人意?”一席话引得公子白深思。此后,他深居简出,直至父王秦武公过世,秦德公登基。秦德公完成了登基大典后,一身朝服,容光焕发,稍作休息,唤公子白御书房觐见。“臣请大王安。”公子白谦卑恭敬。如此态度,秦德公大喜,便把武公故地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岐山一带)赐予了他,封为平阳君。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姓氏。一过了几代,白族再没了初挂匾额时的气派,遇上个好生事的纨绔子弟在外惹了麻烦,也无人因当年公子白乃秦武王之子而略微让步。白族的主系因没了爵位,富而不贵,白族的支系 是过得惨淡,常为了能与达官贵人来往而费尽心思。转而间一种念想萦绕白族所有人心中——重登富贵 。光耀门楣在那个时候只能倚仗男丁,倘若父辈无所成就,便只能指望开枝散叶诞下的男孩有所突破。“生了!生了!恭喜大爷得一大胖小子!”产房传喜讯,接生婆喜笑颜开,硬生生把一个瘦巴巴的男婴说成大胖小子。“赏!”员外郎模样、30好几的男人白兴亮接过婴孩,并不在意孩童的脸上模样,他掀开襁褓,看见了把子,霎时间大赏众人。“不好了!不好了!夫人见红了!”产房跑出小丫头,慌兮兮道出产妇情况危急。“一定要保住夫人!”白兴亮略微着急,目光仍盯着怀里的婴孩。一旁的门客因主子得了男孩,向族长白铭义所住的院落跑去,夫人还未 缓过劲来,素来受白氏一门看重的方士已匆匆行来。“大师来了,快瞅瞅这孩子。”白兴亮命抱孩子的奶娘双手递上幼儿。方士摸骨,叩孩童脑门,琢磨得顾不得应话。“夫人好些了,大爷不必着急。”小丫头再禀产妇近况。“你等好生伺候……”白兴亮应了一声,目不转睛静候方士给出定论。掐指捏算,方士递还孩童,拱手见礼:“公子出生的时辰配以骼型,以《 》之二十二卦相推,这孩子命格斐然。”白兴亮生了个非比寻常的儿子,这件事惊动了族里,一群男人在产房外比长舌妇还话多,候在一旁,等待方士的天机。手中抱着烫手山芋,白兴亮如履薄冰。“哇……”婴儿突然爆发出响亮的啼哭声。方士闻之一语惊人:“来日公子要么风生水起,要么草席裹尸。”“是哪种?”白兴亮求甚解。领了赏钱的接生婆顺口奉承:“哭声大,做官大,定风生水起。”接生婆之言不足以信,有见识的方士提出了比干挖心。比干挖心后出皇宫,逢人便问“无心能活否”,只是当日他不曾遇见一位回答“无心可活”者,这才要了他的性命。 接生婆无心之举,却能成就出生孩童未来不凡之命。白铭义连说三个“好”,白兴亮 请方士为儿赐名。方士捏须:“白起。”方士之 着实古怪,历 的白起的确曾风生水起,也终得了草席裹尸之命。君臣时代,万事皆难料,一炷香前的人上人,转眼间满门抄斩也是寻常事,毕竟大王金口玉牙不容置疑。乳娘将白起抱进了产房,啼哭声还未终止,男人们已迫不及待讨论如何教导白起,使其光耀门楣之事了。“各位请书房叙话。”白兴亮客气一番,将众人领进书房,亲斟了茶水,虚心请教。“不从文,必从武。起儿体格……”白铭义难以定夺,将目光投向方士,似乎教导孩子还得靠天机。“体格适合从武。”白族管了方士吃喝,多年来奉为上宾,该出手时自然全力以赴,懂得何时接话。“极好。瘦而精壮,不失我白家男儿本分。多加锤炼,将来投身行伍。白山也是从军命格,白恒较他俩年纪长些,虽习了武艺,以老夫看,仅是个懂得周全之人,往后山儿、起儿从军都由白恒稍加照应。”白铭义运筹帷幄。一语末,无论哪位孩子的爹皆无异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时白族人皆希望在这一世抬高门楣。白起成了白族的期盼,百日宴办得异常大气。白铭义命库房支了300两纹银,白兴亮也大手笔花了1000两置办酒宴,各房各室都跟了份子。穿得红通通的白起在酒宴秀了场子后,被抱至抓阄之处。白族的男人们是紧张的,唯恐孩子抓个胭脂水粉。白起的母亲不在乎孩子拿中的任何物件,光看着笑呵呵的孩子,便已喜欢得不行。众目睽睽之下,白起使出吃奶的劲,抓了半尺来长的银制大刀,眼巴巴地瞅着不远处的弓箭,良久未拿到竟号啕大哭。“拿给他!”白铭义发话。不负众望,白起摸到箭筒后,止住了哭泣,甚至不一会破涕为笑。“在下自认才疏学浅,还请白铭义不辞辛劳教导犬子。”白兴亮为发迹让出了儿子的教育权。“嗯,老夫看这孩子越发投缘。往后但凡他的用度不可短缺。”白铭义应下。舍不得儿子,又做不了主,白氏连叹气也不敢大声。白起的随意之举乐翻了白族的男人们,也忙坏了府门边执事的小厮,几个时辰的竹 放下来,小厮的耳朵都快震聋了。族里对白起可谓小心养活。3岁时白起已被强制泡药浴,可小不点不给面子,每逢窝在药浴桶里,皆皱眉头,牢骚满腹。“水的味道好臭,我讨厌。”白起使劲拍水,溅得一旁的服侍小厮躲闪。“你的山叔叔已经学了一身本事,你的榜样是他。若不泡药浴,身子骨不强健,难不成学整日里拎鸟笼串巷子的十七伯?”白兴亮苦口婆心。歪着脑袋的白起全然不懂为何爹爹将很多的喜好挂在嘴边。
序 掀开武安君白起的神秘档案 1 使命 2 抉择 3 从军 4 仕途 5 雏鹰 6 转折 7 扬名 8 君臣 9 重臣 10 武安君 11 隐患 12 名噪 13 持衡 14 长平 15 战神 后记 探秘历史人物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