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298260)

0评论量

201阅读量

  • 图书作者: 卡耐基
  • 出  版  社: 台海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励志成功
  • 上传时间: 2019-03-15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2.88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人性的弱点》成书于1936年,全书包括《人性的弱点》和《快乐的人生》等著名著作,卡耐基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经验,全部都汇集在此书中。他以对人性的深刻洞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富有哲理的思辨色彩,为人类贡献出了一部生活宝典。这部书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林肯对他的影响非常明显。卡耐基的童年与林肯非常相似,他把林肯的奋斗历程看做是自己的指路航标。卡耐基在他的课程中,曾多次提到林肯的故事,我们从他对林肯人生的描写中,能够感受到他对林肯的崇拜之情,也能够看到他理解林肯的独特视角。   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售量已达9000余万册,拥有4亿读者,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走出了困境,有的还成为令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戴尔·卡耐基(1888~1955年),20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他于1888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55年11月1日逝世,享年67岁。   卡耐基是一位质朴而谦诚的人。他热情、友善、忠诚;并且具有坚强的信念、充沛的精力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毅力。他的父亲是一个勤勉的农夫,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婚前她曾做过教员。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美国中西部农家的男孩子一样,帮助家里做杂事、赶牛、挤牛奶;还一度给别人捡草莓、割野草,一小时赚五分钱。   在那个没有农业机械的年代,他和父亲一起做着繁重的农活。可是年年河水泛滥,冲毁庄稼,往往使他们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全家人奋斗了多年,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如果说,卡耐基的童年和密苏里州农家男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卡耐基受他母亲影响很大。他母亲鼓励他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他一名传教士,或做一名教员。但是,家境的贫穷,使年轻的卡耐基必须为受教育而努力奋斗。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这个时候,他家已把原来的农场卖掉,迁到华伦斯堡师范学院附近。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农场的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当时,他是全校六百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在家里,他挤牛奶、伐木、喂猪,在煤油灯下刻苦读书。卡耐基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他还必须参加各种工作以赚取必要的学习费用。这使他感到羞耻,养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因而,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学校里具有特殊影响和名望的人,一是棒球球员,再就是那些辩论和演讲获胜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天赋,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上获胜。他花了几个月时间练习演讲,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失败令他感到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杀。   30年后,当卡耐基谈及第一次演讲失败时,还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是的,虽然我没有找出旧猎枪和与之相类似的致命东西来,但当时我的确想到过自杀。我那时才认识到自己是很差劲的……”在经历失败后,卡耐基发奋振作,重新挑战自我。在第二年,他开始成功了。   卡耐基原先的目标是想在学校里获得学位,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学校里去教书。但在快毕业的那年,他发现同班的一个同学在暑假为国际函授学校推销函授课,这个同学每周挣的钱,比他父亲的辛勤所得还高出四倍。   因此,他在1908年毕业后,便到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一名推销员,后来他又到南奥马哈,为阿摩尔公司贩卖火腿、肥皂和猪油。他的这个推销工作虽然很成功,但在1911年,他却到纽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演戏。一年以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备演戏的天赋,又回到推销行业里,在一家汽车公司做推销员。   但这些工作都不合乎他的理想。他为没有实现在大学里的作家梦、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而苦恼。他认为他应该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比赚钱更重要。他决心白天写书,晚间去夜校教书,以赚取生活费。他想在夜校教授公开演讲课,他认为,大学时代他在公开演说方面受过训练,有一定的经验。   这些演说训练使卡耐基积累了丰富的公开演讲经验,逐渐扫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让他有勇气和信心跟人打交道;锻炼了他做人处世的才能。于是他说服纽约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同意他晚间为商业界人士开设一个公开演讲班。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业。   戴尔·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世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开创的成人教育方式,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为失落的人们指出了奋斗的方向。
 《人性的弱点》不仅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的教科书,也是趣味无穷使人受益匪浅的优秀读物,值得每个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学习和收藏。
第1章协调人际关系   如欲得蜂蜜,就别打翻蜂房   1931年5月7日,警方历经几个星期的搜捕,令纽约市警察大伤脑筋的“双枪杀手”克罗里走向穷途末路,克罗里被围困在西尾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当时,150名警员和侦探包围在他顶楼的藏身之处。他们把屋顶穿洞,要用催泪弹把这位“警察杀手”熏出来。同时,在周围的建筑物上,架设了多挺机关枪。   大约过了一个多钟头,这幢纽约高级的住宅区内,不断地响着清脆的手枪声和“哒哒”的机枪声。克罗里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不断地朝警方开火。许多胆大好奇的市民,涌上街头观看这场枪战。要知道,在纽约,这种激烈的枪战只在电影中见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当克罗里被捉到的时候,纽约市警察局长莫隆尼宣布,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危险的罪犯之一。“他动不动就开枪杀人,”局长说,“连眼都不眨一下。”   让我们看看这位双枪恶魔是怎样辩驳、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吧。当警方朝他藏身的公寓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给“有关人士”,信中说:“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一颗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   当克罗里写这封信的时候,鲜血从他的伤口涌出,在信纸上留下一道红色的血迹。   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在搜捕发生之前,克罗里在长岛一条郊外的道路上跟女友在汽车里温存。突然,一位警员来到车旁,敲击车窗说:“请出示你的驾驶执照。”   克罗里一言不发,而后拔出手枪朝那位警员连开数枪。那位可怜的警员瞬间倒在血泊中了。克罗里跳出来,又朝尚未断气的警员打了一枪。这难道就是克罗里所谓的“从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吗?   克罗里被判坐电椅。当他抵达辛辛监狱的死刑室时,他是否说“这是我杀人的下场”?没有。他反而说:“这就是我防卫自己所得到的结果吗?”   毫无疑问,从始至终,“双枪杀手”克罗里都不曾悔恨过,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错。   这是匪徒中一种不寻常的态度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还是先听听这段话:“我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花在给别人提供轻松的娱乐、帮助他们得到快乐上,人们回报给我的却只有辱骂。是他们的恩将仇报把我逼成了亡命之徒。”   这是阿尔·卡朋所说过的话。是的,美国昔日的第一号公敌——横行芝加哥最阴险的匪首卡朋不曾责怪自己。他真的自以为是大众的恩人——一个不受感激却受误解的大众恩人。   达奇·舒尔茨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达奇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当他在纽瓦克被枪手击倒之前,也自认为造福群众。在一次报纸访问中,他说他是一个大众恩人,他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个恩人。   针对这方面,我与辛辛监狱的监狱长刘易士通过几次很有意思的信进行了交流。他在其中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在牢里的罪犯,几乎没有一个自认是坏人。他们跟你我一样都是人,都会为自己辩解。他们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随时要扣动板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论是有理还是无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总是得到这样的结论:罪责不在他们,下地狱和伏法的也不应该是他们。”   如果阿尔·卡朋、“双枪杀手”克罗里、达奇·舒尔茨以及监狱里的那些亡命之徒,从来都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那么,又何必强求你我所接触的那些人呢?   过世的约翰·华纳梅克尔一度承认:“我30年前就学到,责怪别人是愚蠢的行为。我不责怪上帝对智慧分配不均,因为要克服我自己的缺陷,都已经非常困难了。”   华纳梅克尔早就领会到了这一点,但我却必须在这个冷酷的地方碰撞了三十多年,才开始领悟到:100次中有99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在学习方面,一只因良好行为而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一只因行为不良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更能够记住它所学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人类也有着同样的情形。批评,并不能够改变事实,反而常常会招致愤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地,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大多数情况下,批评所引发的后果只能是愤恨,常常使员工和朋友的士气低落,而状况却不会有丝毫改善。   俄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上工作的员工是否戴着安全帽。据他说,他最初一旦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板着脸命令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结果这些员工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纠正,却满心不高兴,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摘掉。   后来江士顿决定改变劝导的方式。当他再次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然后用一种关切的语调提醒他们,戴帽子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遵守制度,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负责,保护他们的生命不受到伤害,并建议他们为家人、自己,工作时一定要戴安全帽。这样做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这也就避免了这些员工的愤恨或情绪上的不满。   这类事件还有很多,例如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的那场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了共和党的分裂,反将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   事情发生在1908年,当时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重新组建“进步党”。   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佛蒙特州和犹他州两个区的选票。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惨痛的打击。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并没有丝毫的悔意,他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第1章协调人际关系 如欲得蜂蜜,就别打翻蜂房 第一印象最关键 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要逼别人认错 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 真诚地赞赏他人 每天尽力服务他人 从本书获得最大教益的九条建议 第2章利用人的欲望 想钓到鱼,鱼饵必须适合鱼的口味 人际关系从“给予”开始 借助别人的力量 制造奇迹的信函 满足与快乐的心态 第3章做到让人喜欢 对他人诚挚地关切 给予他人微笑 牢记他人的名字 凭良好的仪表赢得好感 第4章善于沟通交流 学会倾听他人说话 迎合他人的兴趣话题 满足对方的成就感 融个性于人群中 让他人觉得自己重要 第5章注重内在修为 养成自我提高的学习习惯 使自己不断地进取 用成熟的眼光看待一切 第6章培养快乐的心理 快乐就在自己心中 不要总是心存报复 不要指望他人感激你 想想你所得到的恩惠 保持自我的本色 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 第7章摆脱烦恼的困扰 不要以批评他人来满足自己 别让批评之箭伤害你 勇敢地承认错误 人生最重要的抉择 百分之七十的烦恼 夫妻间的职业矛盾 不要入不敷出 困难并不等于不幸 摆脱人生不幸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