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反映大革命时期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308023)

0评论量

32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在旧军阀统治下处于地下的工会活动,北伐军到武汉后工人运动热火朝天的发展,工人思想、生活上的变化和成长经历。 其中还穿插了汉口收复英租界、打倒土豪劣绅的农村斗争和几对青年革命者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反对列强侵略及封建制度婚姻,争取自由恋爱的时代特点,也衬托出主人翁不畏强敌、反击压迫的高尚情操。 一众青年在敌人重重包围封锁下维护斗争成果,歌颂了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英勇不屈、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彭慧,原名彭连清,作家、翻译家,湖南长沙人。 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27年后历任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秘书、干事,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中山大学、桂林师范学院教师,全国文艺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艺学习》编委。1932年起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还家》《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真实还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革命大潮中,底层工厂女工们踏着先烈的血迹成长为勇敢、坚强、独立的革命战士的历程。 公认名作,再现峥嵘岁月。《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评论界认为是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大革命时期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之一。 传承红色基因。“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工厂区的西北边沿上,有一片较为偏僻的乡野。这儿没有工厂区的煤烟味,还保留了它原来的郊区景色。尽北头是一片小丛林。丛林南面,近工厂区的边上,从东到西,展开一条村道,村道两旁参差不齐地排立着一些茅舍。这是一座古旧的村庄,人们称它“柳树井”。 柳树井前面,有一洼荷花池塘。池里的荷花刚开过。目前,一棵棵挺立着的碧绿莲蓬结得正好,随风向四周一阵阵散发着幽香……。这一带就象是工厂区的一座天然花园。 只是可惜池塘和它周围的那片地,已经是属于某家工厂的产业了。说是要在这儿扩大厂址建厂房呢。这古老而残败的村庄,现在也在工厂和马达的威胁中。 在那些参差不齐的房屋中,毗邻工厂区的尽东头,有两所座北朝南并立着的土砖墙的瓦屋。瓦片零落参差,瓦楞上丛生着杂草,迎风摇曳,屋架子都有些倾斜。年代久了啊!这是新工业区旁的古董,看见了它,不由人不忆起这地方的往昔…… 两所房子的四周,用竹篱圈了起来。南面竹篱外,两家的老柴门的两旁,是一排苍郁的老槐树。院子里的那道两家划界的竹篱上面,满爬着牵牛花。这儿住着两个老铁工的家庭。住在东边的一家姓李,西边的一家姓齐,就是齐胖妹家。齐李两家,在这儿住了三代了。胖妹的父亲齐舜生和隔邻的李庆永这两个老铁工好得象亲兄弟一样。 胖妹原名叫齐八妹,因为长得矮矮的,圆圆胖胖的,八妹这个名字,就变成胖妹了。厂里的姐妹有时又叫她小胖。她从十三岁上就进了兴华纺织厂,在布机间已经做了五年工了。 齐舜生夫妻两口,除了女儿小胖之外,还有两个儿子。齐大海是胖妹的哥哥,年约二十二三岁,还没有娶亲,是对岸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不常回家来。汉阳兵工厂是中国早的锻炼革命工人的熔炉。齐大海不但自己在那里受到了锻炼,一年多来,也让自己的革命意识影响到了他的家和李庆永家。 李庆永的大女儿已经出嫁了,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小庆是个十九岁的青年工人,和父亲、齐大伯一道在工人区铁工厂里作工。小儿子小永和胖妹的兄弟小海同年。两家几个孩子,从小在一起长大,老一辈又非常要好,他们就玩得象一家子兄弟姐妹一样。 李小永和齐小海一道在长街上的小学里上学。他们两家,自祖宗三代以来,这两个孩子是辈正正经经上学读书的。这回,他们的父亲咬定牙根,拼着要送这两个孩子上学读点书,不让他们跟几个大儿女一样,小小年龄就去作童工。 这两家人,一年多以来,比以前更加亲热了。由于齐大海的影响,两家的父亲连同小一辈的齐胖妹和李小庆,全都加入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本区的地下党员。
出版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