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308641)

0评论量

385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长篇小说《刀锋》出版于1944年,美国青年拉里曾参加一战,目睹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因此对人生心存迷惘。战争结束后,拉里渴望寻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他与未婚妻解除婚约,在巴黎游荡,并从巴黎出发遍游全世界。最后,他在印度宗教的神秘中顿悟,对人生有大彻大悟之感,最后返回美国,过上了“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毛姆(1874—1965),英国有名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20世纪上半叶很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毛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剖析人心,文笔质朴,结构严谨,人物鲜明,故事叙述引人入胜,是“二十世纪用英语写作的最为流行的作家之一”。 他创作力旺盛,尤以《人生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寻欢作乐》(1930)、《刀锋》(1944)等最为脍炙人口,在各个阶层都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
1.《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故事圣手”毛姆漫长的创作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晚年的巅峰之作,毛姆也将《刀锋》视为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刀锋》与《面纱》《人生的枷锁》并称“毛姆解析人性三大作品”。 2.《刀锋》叙事技巧高超,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环环相扣,带有毛姆作品中特有的嘲讽腔调和怜悯意味,探索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文学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刀锋》讲述了美国青年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拉里的故事浸润了毛姆对人生的思考——金钱不是人生成败与否的衡量标准,物质的满足是暂时和肤浅的,只有在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4.拉里独自探索,追求精神世界的自我完善,最后返回现实生活,“抱无我无求之态度、走尽善尽美之路”的生活态度仿佛浑浊世界的一股清流,鼓舞了许多内心荒芜的年轻人摆脱浮躁与迷茫,找寻灵魂的栖息之所。 5.在这部小说中,每个人都在表达着对人生的理解。艾略特认为是名望声誉和社会地位,伊莎贝尔认为是丰厚的物质享受,格雷则认为是发展家族生意。人生的意义何在?毛姆没有给出答案,或许,这是每个人用一辈子去思考、去实践的问题。
我第一次见到艾略特的时候,和别人一样就是个年轻记者,他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他从不忘记曾见过的脸,所以不论我在哪儿碰到他,他总是客气地和我握手,但无意深交;比方说,我在剧院里看见他正和一位高管在一块时,他往往会看不见你。但后来我作为剧作家取得了点出人意料的成功,很快我就看出艾略特对我热乎起来。一天我接到他的一封短柬,请我到克拉里奇旅馆吃午饭,他到伦敦就住在那里。客人不多,规格一般,可我觉得他是在试探我的社交能力。不过,从那时起,我的成功使我有了许多新朋友,所以见到艾略特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之后不久,我在巴黎度秋日,待了几个星期,在双方都认识的一个朋友家里又见面了。他问我住在哪儿,一两天后,又寄来一张午饭请帖,这次在他自己的公寓里;我一到,惊奇地发现这次宴会是高朋满座。我心里暗笑,我知道凭他对社会关系的完美感觉,在英国社交界像我这样一个作家根本不算什么,但在法国,只要你是作家就有声望,我是沾了这个光了。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我们从相识到非常密切,但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朋友关系。我怀疑艾略特·坦普尔顿会成为任何人的朋友。他对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不感兴趣。不论我恰逢在巴黎还是他在伦敦,当他觉得客人不够或者非得招待旅游的美国人时,总要请我去。我怀疑,这些人中,有的是他的老主顾,有些是拿着介绍信来拜见他的陌生人。他们就是他这一生背负的十字架。他觉得该做的总得表示一下,但他并不愿意让他们见到他的重要朋友们。当然,最好的打发办法就是请他们吃饭带他们看戏,但就是这样的安排常常也很困难,因为他每晚都有应酬,早在三个星期前就定好了;他也知道就是那样做了,他们也不会满足的。因为我是个作家,也无关紧要,所以他不在乎把这等事的苦恼告诉我。 “那些给你看信的美国人太不替别人着想了。不是我不愿意见那些介绍给我的人,而是我确实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我竟让我的朋友们为他们跟着受罪。” 他给来访客人送大花篮玫瑰和大盒巧克力,想弥补歉意,不过有时他还得请客。就在他有点天真地跟我抱怨后不久,请我前往他要举行的宴会。 他在信上捧我:“他们非常想见你,某某太太很有文学修养,你写的书她一字不落地都读过。” 然后某某太太会对我说,她非常喜欢我的《佩兰先生和特雷尔先生》那本书,还祝贺我的《软体动物》剧本演出成功。前本书的作者是休·沃波尔,后一个剧本的作者为哈伯特·亨利·戴维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