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指归(309630)

0评论量

6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著名学者、诗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中国禅学之发展 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首次讲演时,本校文学院长黎锦熙先生曾作简单之介绍词,大致谓:“今天本校举行第五次学术讲演,请胡适之先生来讲这《中国禅学的发展》。胡先生大家都知道,用不着我来介绍。今天所讲的题目,为《印度禅学》,此题不但与哲学和宗教有关,对于中国文化史和社会研究都有关系。胡先生前几年在欧洲得到很多关于佛教的新材料,像巴黎图书馆、伦敦博物馆所藏的敦煌石室写本中,对于中国的禅学都有新的发现;胡先生还有新的批判。希望同学们注意!”按,胡先生讲演,原分四次,惟首次讲演,实包含导言和印度禅两部分。兹为清醒眉目计,吾将胡先生全部讲演词,分为五项,汇志于下。 导 言 黎先生,各位同学!今天兄弟是来还债。以前李校长和黎先生同我说了多次,叫我来讲演,我因为功课忙,时间不容许,虽然答应了,终没有办到,所以欠下这债来。到了这学期,定要我来讲四次,除了一次是原本,其余三次,好像是加了三倍利息似的,所以这一回,我可以说是受到黎先生的重利盘剥了! 关于这回所讲的问题,预备分作四次讲,因为问题所包,很不简单,分作三四次讲,或者比较详细或有趣味一点。 《中国禅学之发展》这个题目,中国从来没有人很清楚地研究过。日本有许多关于禅学的书,最重要的,要推忽滑谷快天所著的《中国禅学史》,因为就材料而言,在东方堪称为最完备、最详细的。这书前几年才出版。 凡是在中国或日本研究禅学,无论是信仰禅宗,或是信仰整个的佛教,对于禅学,大都用一种新的宗教态度去研究。只是相信,毫不怀疑,这是第一个缺点。其次则缺乏历史的眼光,以为研究禅学,不要注意它的历史,这是第二个缺点。第三就是材料问题。禅宗本是佛教一小宗,后来附庸蔚为大国,竟替代了中国整个佛教,不时髦的竟变成了时髦的。 不过中国现在所有关于禅宗的材料,大都是宋代以后的;其实禅宗最发达的时代,都当西元7世纪之末到11世纪——约从唐武则天到北宋将亡的时候,这400年中间,材料最重要,可是也最难找;正统派的人,竟往往拿他们的眼光来擅改禅学的历史。我十几年前研究禅宗,只能得到宋以后的材料,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很难得到。我想:想得到唐以前的材料,只有两种方法:【一】从日本庙寺中去找,因为日本还保存着一部分唐代禅学。【二】从敦煌石室写本中去找,因为三十年前所发现的敦煌石室里,有自晋到北宋佛教最盛时代的佛经古写本。现在这些古写本,世界上有三个地方保存着:一部分在北平图书馆,一部分在巴黎图书馆,一部分在伦敦图书馆。在北平图书馆的,都是不重要的东西,是人家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还是在伦敦和巴黎两处。从前的人,对于材料的收集,都不注意,这是第三个缺点。 我研究禅宗,不能说完全没有上述的缺点;不过民国十五年【1926】我到巴黎,即存心搜集材料,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从晋到北宋这一部分材料,都曾经找到,非日本与中国图书馆所能及。回国后七八年,我所找到的材料,只有一部分整理出版。当时日本人很注意研究禅学的,对于搜集材料方面,也走上这条道路。近几年来,日本也发现许多材料。所以现在研究禅宗,比较便利多了。 这个禅宗的问题,我也曾在北大及燕大讲过,不过都不是有系统的演讲。将中国禅学的发展,作有系统的整个的演讲,此还是第一次。 从前许多大师,对于禅宗的材料,都爱做假。所以经我揭穿之后,有许多人不高兴。不过我不是宗教家,我只能拿历史的眼光,用研究学术的态度,来讲老实话。 关于这个总题目——《中国禅学之发展》,我分作四次讲: 【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现在先说印度禅。 ……
禅海钩沉 中国禅学之发展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一章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海外读书杂记 寻本溯源 禅学古史考 荷泽大师神会传 《坛经》考 楞伽宗考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 论禅札记 论禅宗史的纲领 诗僧与谐诗 《楞伽师资记》序 朱子论禅的方法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一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 《全唐文》里的禅宗假史料 《金石录》里的禅宗传法史料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