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文青:唐诗背后的故事(解读得精彩的唐代诗人故事)(295022)

0评论量

422阅读量

  • 图书作者: 冬郎
  •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提供: 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文学传记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上传时间: 2015-10-14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4.00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冬郎,原名何志浩。皖南池州人,作家。诗词、汉服、冷兵器、历史爱好者。2014年全国射箭精英锦标赛传统弓项目第六名。
一段文字,一个故事; 几行诗歌,一段人生。 透过流传千年的文字与传说,触摸千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生活轨迹。 他们的人生也是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从书香门第到少年犯   其实很多时候,子孙发扬光大了祖辈的名气,反而让祖先默默无闻了。王勃是人尽皆知的唐朝才子,当初他凭借他爷爷王通的名气出道,然而现在的我们已经普遍不知道王通是谁了。   王通是一代大儒,曾经做过从六品的太子舍人,从六品,类比现在也是市级干部了。并且还模仿了《春秋》写了一部编年史,模仿《孔子家语》和《法言》(汉代大儒杨雄著作)写了《中说》,也算是当时的文化名人。   王通的弟弟王绩又是唐建国初少数几个拿得出手的诗人之一,他为五言律诗的成熟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勃本人呢,也拥有一颗不羁的心。在唐初,魏晋南北朝那种放浪形骸的事情已经少了很多,像嵇康打铁、刘伶酗酒、阮籍飙车这些风流韵事已经成为过去,但是诗人们的个性依然像花露水的香气一样浓烈。   据说,曾经有个客人到王勃家蹭饭,客厅正好能看到小王勃的书房。估计古人隐私意识不强,小孩住的房间不经常关门。   客人看了看王勃的房间,对王勃父亲说:你家小孩还真刻苦啊,比我家小孩强多了,你看,还在磨墨呢,估计准备做作业了吧。   客人继续看,王勃磨好墨汁之后,洗了洗手,擦了擦汗,随后往床上一躺……客人很惊奇,就问王勃父亲:你家小孩这是什么情况,刚刚不是准备做作业吗?   王勃父亲无比自豪地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家小孩就是这个学习习惯,每次写作文写论文都是这样,磨好墨了就躺床上,起床就能一气呵成了。
  目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书香门第到少年犯   《滕王阁序》——最后的旅行   《在狱咏蝉》——男权主义的悲剧   《登幽州台歌》——富二代的穷途末路   《望月怀远》——盛世宰相的浪漫   《芙蓉楼送辛渐》——三个文艺青年的风花雪月   《岁暮归南山》——隐士的心思你别猜   《使至塞上》——不懂政治的有志青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那些模糊的事儿   《渡荆门送别》——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蜀道难》——这个小伙不是人   《清平调》——人生的价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