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309010)

0评论量

31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今唯有残稿四卷。“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该书以沈氏夫妇生活为主线,盈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时光,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沈氏夫妇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沈复(1763年—1825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沈复本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曾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沈复前往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沈复浮生一世,从生于大富之家,年少顺遂,到家道中落,生活清贫,历尽铅华。幸有妻陈芸为伴,二人有对月饮酒的豪爽,也有荷花煮茶的雅致;有精烹细琢的锦食,也有粗粮淡饭的恬淡。二人感情甚笃,但却因芸病逝阳冥两隔。沈复伤痛而不沉迷,游历山水以遣思妻之情,将清丽笔墨融于《浮生六记》,二百年间,坊间复刻不断。
卷一 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1]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2],居苏州沧浪亭[3]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4],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5]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6],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注释】 [1]乾隆癸未: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2]衣冠之家:名门望族、官宦人家。 [3]沧浪亭:苏州名园,以亭名园。始于五代,后为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 [4]“因思”句:《关雎》是《诗经》的首篇,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故本书将“闺房记乐”列为首卷。三百篇:《诗经》的代称。 [5]以次递及:按次序一个一个地往下写。 [6]稍识之无:“之”字与“无”字,相传唐白居易刚生六七月,就能辨识这两字。指识字不多,学识浅陋。 【译文】 我出生于乾隆癸未年(1763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时正是太平盛世,而且我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家住在苏州沧浪亭旁。苍天待我,真的是仁厚备至了。苏东坡有诗句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我不把我的生平经历用笔墨记述下来,未免辜负了苍天对我的厚爱。 忆及《诗经》中的《关雎》是三百篇中的第一首,因此我把有关我夫妇生活的内容放在卷首;其他的按顺序往下写。我所惭愧的是少年失学,稍有学识但没有深知,所写的不过是如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情。如果要考究文法修辞,无异于要求有灰尘的镜子能够照明一样。
卷一 闺房记乐……001 卷二 闲情记趣……057 卷三 坎坷记愁……087 卷四 浪游记快……141 卷五 中山记历……213 卷六 养生记道……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