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的话剧(310212)

0评论量

0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演剧活动的实践,使宋之的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社会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对戏剧艺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并从此与戏剧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1932年6月,宋之的与于伶等人组织成立了苞莉芭(俄文“斗争”的音译)剧社,并经于伶介绍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主编机关刊物《戏剧新闻》,批判学院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主张“戏剧反映人生,戏剧为分期阶层呐喊”。
宋之的1914-1956),原名宋汝昭,河北丰润人。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报告文学家。茅盾称宋之的为“忠于祖国、忠于共产党、忠于文艺”的“杰出的戏剧家”、“共产党的优秀的文艺战士”。本书收入其话剧三部:《武则天》、《雾重庆》、《群猴》。其中《雾重庆》描写抗战期间一群大学生流浪重庆的悲惨遭遇,给消极抗战者以有力鞭挞,很受群众欢迎。这部作品标志着宋之的创作上现实主义的高峰,成为“五四”以来优秀剧作之一。1940年12月26日由中国万岁剧团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后,雾重庆就成为国民党陪都的代名词。
幼年的时候,祖父曾给我一个不能磨灭的印象;他常常喝醉了酒,醉酒以后一定要骂人: “武则天,大娘们,男盗女娼么!” “可自然喽,学武则天,学养大汉,还有好?” 这样,武则天这个人物,在我的心里,便蓄下了一个可憎的影子。我常常不自觉地把社会上所公认的那些坏女人,比做武则天;且在心里描画着她那淫荡的生活,偷偷地嫌厌,却又企慕着。 我这种虚伪的道理传统观念,一直继续到自己也有了想象和理解的时候。 等到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而又懂得发问题的时候,祖父的论断自然就很使我怀疑了! 但这样说,也并不是指出我有意要给武则天做翻案文章,这种工作,我预备留给历史学家;至于我,因为所依据的史料有限,也仅仅是凭着自己的见解,给那中外倾注的历史上的怪杰,做了一个不尽忠实的描绘罢了! 所谓不尽忠实,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虽说我很为那女杰的倔强性格所感动,但为了要达到我所企图的目的,却有着小小的改动和迁就。自然,这种改动和迁就,是以无损武则天的精神为原则的。 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问题,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成见。但有一个原则,却是我所遵从的:那就是在整理和分析过现成史料以后,怎样在这些史料里才能提炼出它的真实性,使之对于现代会有较强的意义。
武则天(五幕史剧) 雾重庆(五幕剧) 群猴(独幕剧) 今后戏剧运动的路 抗战前的演剧运动 战地演剧观感 《清明前后》演出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