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的百年史(309037)

0评论量

29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以短小精悍的笔法,从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历史角度,深刻地记录了日本自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起到20世纪60年代的100年间日本所经历的波折起伏。作者吉田茂的政治领袖的视角,阐述了日本百年来所发生的,从明治维新的崛起到战败后的低谷,再到借助战后良好的发展机会重新站起来的历史。本书同时收录了百年间,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以及作者在日本战后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经济的论文和时事评论。总体而言,由字里行间更多流露出的并非是文学上的趣味,而是政治家所独有的理性、坚忍、实干和勇气。
  吉田茂(1878—1967)日本前首相。曾任日本外交官。吉田茂以坚毅而充满智慧的表现,就任首相任期长达7年之久,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赵晓丹,哈尔滨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言学硕士,长期从事音视频及图书的翻译工作。 赵一乔,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在日本留学多年,长期从事翻译工作。
  激荡百年,历史沉浮。日本战后最成功的首相吉田茂揭示日本快速崛起的奥秘所在。
朴茨茅斯会议 大隈重信(1838—1922),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第8任和第17任内阁首相。同时也是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他主导的改革成功地让日本建立了近代工业,巩固了财政的根基,不但挽救了刚成立不久的明治政府,还为未来日本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涩泽荣一(1840—1931),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大实业家,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出身琦玉县的富农家庭。早年曾参加“尊王攘夷”活动,由于精明能干,被德川庆喜重用,1867年随庆喜之弟访问欧洲,回国时幕府已经倒台。他在1868年创立日本第一家银行和贸易公司,1869年进入明治政府的大藏省任职,积极参与货币和税收改革,1873年因政见不合辞职,任日本第一国立银行总裁。10年后他创办大阪纺织公司,确立了其在日本实业界的霸主地位。此后,他的资本渗入铁路、造船、渔业、印刷、钢铁、煤气、电气、炼油和采矿等重要经济部门,1916年退休后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直到91岁去世。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政治家,萨摩藩士之子,早年醉心西学。他于1865年赴欧洲留学,明治维新后回国;1870年赴美调查教育制度;1873年与福泽谕吉等人创建明六社,任社长,积极宣传西方启蒙思想;1885年任文部大臣。在任期间建立明治时期新的教育制度,并参与筹建帝国大学。他反对传统观念,崇拜西方思想,对明治时期的文化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后因反对神像崇拜,遭宗教狂徒暗杀。 圣德太子(574—622),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用明天皇第二子。母亲是钦明天皇之女穴穗部间人皇女。作为推古天皇时的摄政王,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1891年5月11日下午1时50分,日本警察津田三藏行刺前来日本访问的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皇太子尼古拉,导致皇太子尼古拉受伤。之后,日本政府迫于外交压力,要求司法部门判处津田三藏死刑,但日本司法机关坚守司法独立的底线,判处津田三藏终身苦役,这次宣判在日本司法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 大审院设立于日本明治时期初期。直至最高裁判所设立为止,大审院一直是日本近代的最高法院。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裁判所,其首长为大审院长。 儿岛惟谦(1837—1908),是明治期的司法官。“大津事件”时,他作为大审院长坚守司法独立,被尊称为“护法之神”,后任贵族院议员,众议院议员。 费诺罗萨,是日本近代美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东京帝国大学美学教授,他不仅在狩野派、土佐派等名家门下学习日本古代美术研究和鉴定方法,而且担任由日本文部省和内务省联合授权的美术专员、帝室博物馆美术部主任等职,曾受天皇委派对日本国内所有的艺术财产进行登记与管理。这些特殊经历与机遇,促使费诺罗萨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视野,“整体地看待全世界的艺术”。 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史称“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后期,俄罗斯方面以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国内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本国不利。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经过十次会议,在美国等国的撮合下,俄罗斯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此次战争暴露了沙皇帝国的弊端,导致了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动摇了沙俄的根基。而日本经过此次战争则跨入列强的行列。
前 言 目 录 第一章 明治的创业——冒险与成功 指导者的睿智 勤勉与灵活性 德川时代留下的遗产 第二章 推行现代化的困境 引进西方文明的代价 明治日本的终结 转化期的痛苦 严重的失策 第三章 战后的二三年——困难与努力 对明天充满信心的日本人 为了温饱的战争 改革者逐渐被接受 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奇迹般的经济发展——勤勉与幸运 转向自立 和解与信赖的融合 不断上升 登上世界舞台 第五章 奇迹之后 Good•Loser 新的梦想与目标 第六章 附录 外国人眼中的近代日本 戈洛夫宁 欧内斯特•萨托 埃尔温•贝尔兹 布鲁诺•陶特 赫尔曼•卡恩 第七章 回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