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粹 第2版(292961)

0评论量

885阅读量

  • 图书作者: 王克忠
  •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国学古籍 > 国学普及读物
  • 上传时间: 2012-01-12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8           书城价: ¥7.00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全面提升文化素养的学问。国学汇通了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礼仪民俗、百行百艺,蕴含着国魂、国脉、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依。国学之用,重在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道德情操,增长人生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每天读点国学精粹》从国学常识、国学经典、艺术美学等方面深入讲解国学知识,让读者轻松领略国学之美。
作者博闻强记,博学多才,思维敏锐,文笔犀利,作品内容精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领略中华文明,感受先贤睿智,体悟民族精髓,品味经典人生。
  蒙学,顾名思义,就是启蒙学习。古代,父母教育孩子或者孩子入私塾读书都有一套特定的教材,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这些教材的编写行文简洁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包罗万象,意思浅显易懂。这一系列的教材就是古代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类似于现在的童话书、认图识字等。   ◇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代私塾启蒙教材的首选读物,素来有“蒙学之冠”的美誉。全书三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文笔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内容包罗万象,蕴含深刻道理。全书仅三百多字,却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融汇其中,不仅可以让人识文断字,更能让人增广见闻。从古至今,《三字经》都受到了人们的好评,成为了国学里的一朵奇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出自《三字经》。初:开始。习:习惯。意思是:人刚刚出生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天性如出一辙,彼此没有区别,但随着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如果孩子不及时受到良好的教育的话,他那本来善良的天性就会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关键在于“专且精”。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出自《三字经》。断:剪断。杼:梭子。意思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到家,孟母就剪断了亲亲苦苦织成的布来教育他。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五代时期的燕山人窦禹均教育孩子很有方法,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名扬四海。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三字经》。养:养育。过:悔过。意思是:如果只管生养了孩子而不去教育他,那就是父母失职了。如果老师教育学生不严格,那就是老师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对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读书学习,到老了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出自《三字经》。琢:雕琢。义:道义。意思是:玉石不经过一番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皿。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做人儿女的,年轻的时候要尽量去结识良师益友,这样才能学懂得很多礼节和道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出自《三字经》。温:使温暖。执:执行。意思是: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九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把被窝暖热,以此来孝敬父母。这是每一个懂得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出自《三字经》。意思是:汉朝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兄长,这种尊敬兄长的行为,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懂得的。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出自《三字经》。孝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意思是:做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其次是学习见闻,知道基本的算术,能够识文断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这样一直变化下去,没有穷尽。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指的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出自《三字经》。纲:纲领。亲:相亲。意思是:三纲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三纲就是君臣之间要存有忠爱之义,父母和子女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出自《三字经》。穷:穷尽。意思是: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永不终结。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出自《三字经》。东、南、西、北是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必须要找个中心位置,才能分辨出来。   【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太阳运动所经过的轨迹叫黄道,假想地球中央有一条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叫赤道。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出自《三字经》。意思是:赤道附近,温度极高,我们中国,在地球的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出自《三字经》。意思是: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都东流入海,是我们国家江河的代表。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号称中华五岳,是我国高山大川的代表。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出自《三字经》。良:重要的。意思是:读书人、农民、工人和商人,这四民是国家不可缺少的人。   【曰仁义,曰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出自《三字经》。意思是:爱心、公正、才智和诚信,是我们生活里的行为守则,不允许混淆、破坏。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出自《三字经》。意思是: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花草树木,这些植物在水里和陆地上到处都是。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出自《三字经》。意思是:虫、鱼、鸟、兽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上飞翔,有的能在地上奔走,有的能在水里畅游。
  ◆国学精粹·蒙学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曾国藩家书   ◆国学精粹·经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三传   ◆国学精粹·史篇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   ◆国学精粹·子篇   ◇老子   ◇庄子   ◇管子   ◇晏子春秋   ◇荀子   ◇孙子兵法   ◇列子   ◇鬼谷子   ◇韩非子   ◇墨子   ◇商君书   ◇吕氏春秋   ◇孔子家语   ◆国学精粹·集篇   ◇楚辞   ◇淮南子   ◇韩诗外传   ◇说苑   ◇抱朴子   ◇省心录   ◇菜根谭   ◇小窗幽记   ◇围炉夜话   ◇劝忍百箴   ◇忍经   ◇官经   ◇名篇杂选   ◆国学精粹·国典雅趣篇   ◇经典传承   ◇名人轶事   ◇古源辨析   ◇古典常识   ◇史典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