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294531)

0评论量

99阅读量

  • 图书作者: 蔡艳鹏 
  • 出  版  社: 武汉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财经管理 > 管理
  • 上传时间: 2013-11-27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9.8           书城价: ¥7.99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   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蔡艳鹏,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自由撰稿人、资深学者。现为某企业高管。
《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告诉你,为什么“苹果”是世界上最牛的科技公司,为什么它能成为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行业领先者。“苹果”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这样的企业,又怎能不成功?
  第一章  创新——要做出自己的风格   用创新来创业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创新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都说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勤奋地学习,但是,这只是成功的前提。要想真正成功,不仅需要勤奋努力,还需要不断创新。   说起苹果,大家眼前的那些杰作哪个不是创新的表现?乔布斯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创新领军人之一,这一点也不为过。乔布斯及其创作团队有着超乎寻常的创新力、想象力、追求完美的不懈动力,这就是苹果能创造奇迹的原动力。   苹果最初创业成功就是因为苹果 I的出现,这可以说是电脑史上的伟大创新。以前的所有个人电脑都有一个难懂的前面板,没有屏幕和键盘。苹果 I的伟大使命就是把人们从这些“桎梏”中解放出来。苹果 I直接连上键盘、显示器就可以工作,人们再也不用纠结于那些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从此以后,所有电脑都有了屏幕和键盘,是苹果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苹果 II同样延续着创新精神。个人电脑不仅是一种工具,慢慢会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在苹果 II以前,所有电脑的机箱都是又重又丑的金属机箱,乔布斯创新的头脑就是要与众不同。他四处寻找可以做主机箱的塑料材质,这样可以缩小机箱的体积,同时塑料可以做成各种颜色,使电脑从外观上更吸人眼球,当然就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创新的产品自然会受到追捧。从苹果 II问世后短短6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台,创造了电脑销售记录。苹果 II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此,乔布斯连细节都没放过。人们在思维的定式作用下习惯了电脑里装有风扇,而乔布斯却认为,电脑中装了风扇会显得体积笨重,同时风扇产生的噪音会破坏苹果电脑本身追求的艺术感。   从苹果 I开始,苹果开始它的创新之旅。经过20多年的演变,2010年4月6日是让无数苹果迷疯狂的日子,这一天苹果平板电脑ipad正式在美国发售。人们在见到ipad以前无法想象出没有鼠标和键盘的陪伴电脑如何工作。苹果创造了新奇,展现在人们眼前那只有10寸大小,薄薄的显示屏囊括了传统电脑上的键盘、显示器、主机等几大部件。ipad的问世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创新,一切都有可能。虽然有人批评ipad只是放大了的touch,仅多了少许功能而已,销量并不被看好。但是,苹果用行动打破了这种无聊的寓言,完全超出人们的预期,一年中共卖出了1500万台。ipad渐渐成为时尚达人的必备,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潮人们随时随地拿出ipad秀照片、打僵尸、切水果,相当有“范儿”。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儿来概括ipad的魅力时,你最想用哪个词儿?时尚?个性?眩目?科幻……这些都是,但ipad最有影响力的是:推陈出新。   一个人想要成功创业或是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时刻创新。求新的精神使一个人一个企业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托马斯·彼得斯说:“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想成功的人都会去努力,可为什么那么多“努力的人”当中,偏偏就是他们成功了呢?就是因为这些成功的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所以他们的成功永远都只会被模仿,从未有人能超越。   一天,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舞?”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我没有那么做过。”蝶告诉它:“想成功地变美就是要做没有做过的事,要有求新的精神,不要被茧束缚住,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蝴蝶说出了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冲破定式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终会变得美丽。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一个人的成功,一个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创新,而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去实施时却没那么容易,需要你有勇气,敢于付出。求新有时不得不进行“破坏”,甚至破坏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大厦。有位成功人士这样说过:“成功的那些人就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那些人。”这就是说成功要在创新中进行破坏,其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打破传统的基石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到底什么是创新呢?提起创新,人们往往联想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创新的种类远不止这些,思维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浙江宝石缝纫机实业公司大当家阮小明一直在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阮小明1983年起在浙江一家机械厂打工,1993年他决定以创办家庭作坊式的工厂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经过一年的时间,阮小明感受到自己的作坊式的工厂很难赢得国内市场,想要继续下去需要一些新的路子。就这样,连一句外语也不懂的阮小明独自一人背着样机,到拉美国家寻求出路。他辛苦地在拉美国家一个挨着一个地跑,这样他接到了几个小单子,但是只能做小额贴牌加工,这让阮小明非常郁闷。他立刻回国注册了“宝石”商标,决心用品牌效应去闯海外市场。   虽然这个创新的想法没有使阮小明顺利打开国外市场,但是他在国外见识到了先进的行业技术,而自己落后的生产技术也只能做做贴牌这样的小买卖。阮小明决心挑战无油化、电控化这一处在缝制设备行业中高端领域的特种工业缝纫机制造。许多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阮小明认为只要敢于自主创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阮小明马上召集刚从国外进修回来的专业人才,组成研发团队,专门对国际上的几种无油和电控样机进行研究。经过克难攻坚,终于在2005年掌握了无油、电控技术工作原理,并在无油、电控情况下突破了每分钟5000针的缝纫速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第一章 创新——要做出自己的风格 用创新来创业 求知欲可以让人不断成长 创新与否,决定创业成败 走别人走过的路永远不会出头 善于发现机遇的眼睛 第二章 激情——苹果需要一点疯狂 敢于冒险的斗士 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 打破困境的坚韧精神 坚持自己的信念 可以被否定,绝不会被打倒 偏执狂才能成功 第三章 卓越——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 把卓越转变成身上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