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特务实录(309215)

0评论量

29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原名薛宁,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出版门清大清等多本畅销书,多年来致力于历史和人性的研究,被誉为“青年人的知识导师”。著有《军统特务实录》《中统特务实录》《诡秘莫测》等。
第一章中统前身之党务调查科 1.陈立夫出道 中统是个怎样的组织?新中国成立前它为什么一度成为“暗杀”、“破坏”、“臭名昭著”的代名词?它究竟像不像电视剧、电影里所说的那样,既神秘又令人闻风丧胆?究其一切,还得从1928年的“党务调查科”开始说起…… 说起党务调查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立夫。 同为蒋介石的浙江老乡,年轻时代的陈立夫仪表堂堂、谈吐文雅,是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颇有江南才子的味道。1917年,19岁的陈立夫以上海市第五名的成绩考取了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工矿(类似于现在的矿业大学的采矿专业),后来又在美国匹兹堡“海龟”了几年,拿到了硕士文凭。那时候,硕士文凭好比金钥匙,可以轻而易举地开启一扇成功之门。正因如此,陈立夫站在成功的门口,正准备朝自己的梦想挖矿! 年轻的陈立夫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初入社会,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他思想单纯,喜欢学术钻研,并且以论文《中国煤矿业的机械化与电气化》拿到了硕士学位。自此,他立志在煤矿事业上贡献一份力量,打算做一名工矿工程师。等到他拿到煤矿公司的一纸聘书时,他长长吁了一口气: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这一年是1924年,也是黄埔军校成立的年份。怀揣梦想的陈立夫兴高采烈地卷起铺盖,来到山东枣庄这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上班,成了一名煤矿工人。 与此同时,黄埔军校刚刚成立不久,正是广纳人才之际。就在此时,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出现了。陈果夫这个时候正在为蒋介石招兵买马。当他弟弟回国之后,他希望陈立夫能够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在政治方面取得成就。于是他找到了陈立夫,希望他能够弃文从政,跟着蒋介石干。 陈果夫说:“弟弟,挖煤有什么前途?挖煤既辛苦,又赚不到钱……只有那些穷人,才会冒险下井。堂堂一个海归硕士,放弃优厚条件去挖煤,难道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做官多好?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以当官为荣,难道你就不想当官吗?” 陈立夫思考了一会儿,问:“难道千里迢迢去美国匹兹堡,费尽心思考下来的文凭,就这么白瞎了?更何况,我对政治不感兴趣!” 陈果夫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当官跟你的梦想并不冲突……”陈果夫掰着手指给陈立夫算了一笔账:“弟弟,你看……如果你混上官,你的工矿理想就更容易实现了!你可以掌管煤矿,不仅可以当工程师,而且还可以当煤老板!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个是野心家,一个是梦想家!我知道你有梦想,但是只有梦想,没有野心是万万不成的!难道你就不想取得成功吗?” 陈立夫犹豫了一下。 陈果夫趁热打铁:“弟弟,当官是一件美差……天下之大,哪个人不想当官?如果你当上大官,地位有了,钞票有了,女人也有了,吃喝不愁,而且还能做自己平时不敢想的事,多么好啊?更何况,咱们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看看咱们的国家,战事不断,死的死伤的伤,你难道想袖手旁观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弟弟,趁自己年轻,应该立下大的志向!更何况三叔(蒋介石)跟咱家交情好,而且黄埔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难道你忘了自己入党前发过的誓吗?” 陈立夫犹豫了片刻,还是拒绝了陈果夫。 但从这之后,陈立夫思绪很乱,仿佛一下子蒙上了阴影。他茶不思、饭不想,就连工作也受到了影响(遭到了矿领导的批评)。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陈立夫托着下巴,陷入了无限深思。 他以一副“思考者”的姿态,双目深沉地看着坑洼不平的地面,开始回想自己上学、求学、入党的经历,想起自己在美国求学时,也时常参与到国际形势的讨论中。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一下子变得富强起来……尤其是“华人和狗不得入内”这句话也曾深深刺激过他。他的决心发生了动摇,同时也感觉到:当务之急,是救国,而非当什么煤矿工程师!他失眠了,一宿没睡…… 陈立夫虽然还在坚持自己的“矿工梦”,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渴望自己的矿工梦一样。而他的哥哥陈果夫却是一个急性子,他终于忍不住了,于是给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求贤若渴的蒋介石得知大才子陈立夫留学归来,口水忍不住往下淌。于是他第一时间给陈立夫发来电报,急切希望陈立夫能够来黄埔军校上班。没想到热情的蒋介石,竟然吃了陈立夫的闭门羹。 蒋介石看到陈立夫的拒绝信,有点郁闷。 他摸了摸光脑壳,心想:这个臭小子,翅膀果然长硬了。难道这样的美差都打动不了他?于是蒋介石效仿刘备,玩起了“三顾茅庐”,再次致电陈立夫:想开矿,就来开采革命之矿……没想到这一次,陈立夫感动了。之后,蒋介石三番五次给他发电报,邀请他南下广州。此时的陈立夫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哥哥陈果夫的催促,最终促使陈立夫离开上海,到黄埔军校报到。 蒋介石见到陈立夫,高兴得不得了。老蒋两眼放着金光,跟陈立夫套着近乎:“立夫,想当年我跟你叔陈其美可是拜把子兄弟,你叔是老大,我是老三……以后你直接喊我三叔就行了!来到广州不要见外,就把我当自己人,把黄埔军校当自己家……” 陈立夫初到黄埔,年龄不大,还算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没有拒绝蒋介石的安排,只是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三叔,我是个书生,没当过兵,从来没有打过仗!所以我只是想从事文字这一块,请三叔见谅!” 听陈立夫这么一说,蒋介石二话没说,就把陈立夫安排到自己身边,当起了机要秘书。至于住宿伙食问题,蒋介石更像长辈那般贴心:不仅让陈立夫跟着自己吃住,甚至连上厕所也带着他……简直把陈立夫当成了宝贝疙瘩! 当上机要秘书的陈立夫,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硬着头皮“从政”了!如此一来,世界上少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多了一名著名的政治人物。
第一章中统前身之党务调查科 1.陈立夫出道 2.投奔蒋介石 3.中山舰事件 4.迁都之争 5.九江、安庆事件 6.汪陈宣言 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8.第二次清党 9.党务调查科的成立 10.CC系与调查科 第二章顾顺章案 1.顾顺章其人 2.双面人顾顺章 3.徐恩曾眼里的顾顺章 4.向忠发事件 5.野心膨胀的顾顺章 6.顾顺章之死 第三章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 1.徐恩曾其人 2.徐恩曾身边的三个女人 3.拖家带口参加特务 4.扩编、改革特务阵营 5.钱壮飞案 6.成立特工总部 7.排挤对手 8.欲捉周恩来 9.捏造“伍豪脱党事件” 10.残害共产党的N种方法 11.拿下反省院 12.贪财的徐恩曾 13.刺汪案 14.策反老友邹韬奋 15.抗日期间继续反共 16.中统力量的瓦解 17.唐家沱乌托邦 第四章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二 1.徐恩曾争官 2.打造中统帝国 3.中统局的人员组成 4.中统局的组织结构 5.中统局的人事制度 6.精心培训中统特务 7.制造“南委事件” 8.魔爪伸向延安 9.“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事件 10.亲手操刀海外间谍 11.破获改变历史的重要情报 12.与朱家骅的争斗 13.踉跄下台 14.贩运假钞案 15.王素卿走私案 16.商人徐恩曾 第五章徐恩曾的接替者叶秀峰 1.中统上位 2.改名换装的中央党员通讯局 3.收缴日伪资产 4.为中统局敛财 5.建立徐州临时工作站 6.较场口血案 7.“一二·一”惨案 8.下关惨案 9.“二九惨案” 10.魔爪伸向台湾 11.“申九血案” 12.打压学生运动,制造“五二零惨案” 13.于子三事件 第六章中统局最后一任局长 1.季源溥其人 2.风光的劳工科科长 3.毛泽民、陈潭秋被害案 4.筹划暗杀杨虎城 5.制造《文萃》案 6.打造上海特务机关 7.大肆敛财 8.中统局最后一个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