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商圈(309110)

0评论量

42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记叙了主人公秋峰在创业路上的坎坎坷坷和酸甜苦辣,他的创业经历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说,秋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众多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下海”大多基于生活所迫,形势变迁的使然;不能说是一种自觉、自发的附和,或是贸然而为的生活业态。
文剑,原名印华,又名文青,1966年8月生,江苏启东人。现为江苏某公司董事长,兼任江苏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传统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政协委员等职务。曾任《经济日报》(安徽版)记者、主任助理,《中国经济时报》江苏记者站副站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五千亩地的呼唤》《“安拖”为何亮起红灯》《农家女子上诉记》《“何半仙”追亲家》(戏剧剧本)等等,其中多部新闻作品、杂文获安徽“江淮杯”、“黄山杯”奖,被誉为新闻界“最具潜力的写手”。
引子 “过于仁慈莫从政,过于憨厚莫从商”,似乎是我长期观察并视奉为的“真理”,于是就有了潜伏心底写此书的冲动。 羊年三月某日。一次亲友聚会,大表兄凝视我清瘦的脸庞和越发“苗条”的身躯,关切嘱言:“如此瘦弱,平时感觉有不舒服么?比如胸闷、心悸、发烧等?”答曰:“并无!”大表兄又言:“看你短裤松松垮垮的,包着细小的两腿,赶紧去趟医院查个清楚,不要为了几个钱,无视身体,你可是家中顶梁柱,孩子还那么小,病来如山倒,到时悔之晚矣!”旁边姐姐又劝道:“大表兄所言极是,明日为姐陪你去医院查探,可不准再推脱!” 次日,姐带我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什么胸透、心电、血检、尿检……统统查了个遍,三日后去取报告,浏览报告头尾,其他均佳,就是血糖极高。多少?达到19。此时医院来电话:“你是印先生吗?您血糖太高,这是高危的糖尿病,建议立即住院治疗,如若不然,随时昏厥,甚至丧命。” 于是被姐姐、夫人押送至省立医院,分配至八病区一号床。一只惯于遨游天空的小鸟,不由分说地便被关进了鸟笼子里。 接下来,躺在床上让医生不断挂水,不断抽验血,然后就是孤单、无聊、窒息充斥心头。惶惶不安中,两眼凝视着洁白的病房四壁,除了想些工作,就是发呆。 一日凌晨时刻,突然被楼上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嚎声惊醒,我取出手机一看仅是凌晨3点余,此后断断续续传来两个妇人的哭泣声音,这后半夜几乎失了眠,同室病友叹了口气,说:“又走一个,这是我来后遇到的第二个了,偌大的医院里哪天不死几个?正常!”我辗转反侧,想:天天打点滴,又抽血的,在医生眼里,像诊我这样的病号和人在宰杀小鸡小鸭时的感觉区别并不大,闭目寻思:唉!莫非我也在世时间不多了? 下午,大表兄送来水果和两本书,一本是贾平凹的《带灯》,另一本是日本小山升著的《赚钱老板不传的关键决定》。大表兄与我寒暄完后走了,我把书拆封后翻阅了下,心想,此次住院需要七八天,这段时光也难得清静,何不操笔亦弄个“作品”?搞个玩意儿,对沉没文坛多年的我,岂非慰藉几许,又是轻车熟路,也好给一颗多年浸泡生意场中的荒芜之心在有生之年抒臆一回?也不枉来世一遭!闭目想来,尤其二十余年波澜坎坷的商海历练,确如一幕一幕的活剧萦绕心头而无以挥之、忘之…… 想了半晌,说干就干,跑到医院一个超市买了些笔、本子,回到病房开了工。此活说是偶然,还不如说是长期萦绕心头的必然之举。 从开工之日算起,断断续续,到收工前后约半年之久。其实干这个活,真的是忙中偷闲,用“见缝插针”的办法完成的;因为脑袋里装的全是公司里杂七杂八的工作、生意场的事,也不断有同事、客户、上级领导等电话“骚扰”,还要在医院里奔跑,因为血糖高重在锻炼,通过剧烈奔跑将血糖浓度燃烧、稀化,尤其饭后,按医生说法,这种病靠四分忌嘴、六分锻炼,就是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餐后散步、奔跑、俯卧撑,是染上此疾以来每天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加上浩如烟海的工作量,写这玩意儿,哪有多少时间分给它? 好在,有信心者事竟成。空闲时,端坐写写画画或端坐床上或置于膝盖或在出差的座位旁,东扯西拉,写完十几张,在笔记本撕下交与办公室“小李”、“飞飞”两位姑娘帮忙打字,变成清楚可辨的方格字,我的字潦草不堪,两位姑娘已对我的字体深谙其风,能够辨得八九不离十,我也好佩服她们。 如此这般,五个月后竟然变成长长的文章,算算也有十余万字,可以装订成册了。 这是奇迹吗?想想不尽然,要说做这件事,对于我而言,不算是“奇谈怪论”,抑或“刮目相看”。在二十余年前,这种活,再正常不过的了,当年本来就靠舞动笔杆子混饭吃的嘛。 不过当年,哪有电脑打字?哪有手机、网络?哪有现在如此“广泛”的铁兄铁弟? 这本满是胡言乱语的“书”,其实记载本人从出道以来,走上从商之路的坎坎坷坷和酸甜苦辣,里面不完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绝非瞎编乱造的,比如主人公“秋峰”既是本人的化身,又是20世纪80年代众多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下海”大多基于生活所迫、形势变迁。不能说是一种自觉、自发的附和,或是贸然而为的生活状态。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并存的特殊阶段,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乱象丛生是中国大势演变的必然过程,在这种乱象的历史大背景下,有谁做到“身于泥泞而不染”、“世人皆醉而我独醒”? 谁都“清静”不了!
拜 师 ......1 公伤事故 ...... 5 占位大仗 ...... 13 遇见鬼了 ...... 19 又出事了 ....... 22 驿动的心 ....... 28 用尿灭火 ....... 30 蔡段长讲故事 ....... 37 初次跑销售咋这个样 ...... 49 逃 离 ...... 62 投机倒把罪 ...... 94 诗,可作敲门砖....... 107 内鬼交易 ......117 押着老秋赴喜宴......131 指点迷津 ...... 143 罪恶的刘麻子 ...... 162 祁大师算命 ...... 167 秋父投奔儿子 ...... 179 不可一世的侯氏父子 ...... 186 倒煤(霉)的老秋 ......203 收避雨费 ......225 顶撞权贵 ...... 231 店刚开张便来大生意 ......244 一场险象环生的双簧戏 ......252 折财保身未必是凶 ......268 “双轨制”是套魔术棒 ......273 办执照 ....... 281 曹老板使出连环计 ......289 宜将剩勇追讨债......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