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原书第4版)(310326)

0评论量

3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自尊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很多基本需求就都无法满足,生活自然苦不堪言。由此可见,自尊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本书使用了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和相关的要素,帮助你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帮助你提升自尊。你将会了解如何区分健康和不健康的自尊,如何揭并解释负面自我陈述,如何创造新的、更客观的、更积极的自我陈述以支持你的自尊,而不是削弱它。你将学会让批判性的、自我攻的想法和行为消失,学会重新构建自我评价,提升你的自我价值感。如果你正在和低自尊或不健康的自尊斗争,《自尊》的最新版基于科学证据的方法和技巧,将帮助你改你看自己的方式,并获得更整体的幸福。
马修·麦凯博士(Matthew McKay, PhD)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赖特学院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致力于研究焦虑和抑郁的认知行为治疗。著有众多心理自助畅销书,包括《自尊》《放松与减压手册》《想法与感受》等。 帕特里克·范宁(Patrick Fanning) 心理健康领域的职业作家,独著与合著的自助类书籍多达18本,包括《自尊》《想法与感受》《理智与感情》等。
帮助近百万读者重建自尊的心理自助经典 , 畅销全球30余年 , 售出80万册 , 已更新至第4版 ! 挣脱枷锁,建立持久的自信与自我价值 !
第1章 自尊的实质 自尊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很多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生活自然苦不堪言。由此可见,自尊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 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自我意识: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看到自身价值。换言之,你能够对自己下定义,并且很清楚是否喜欢这样的自己。人类的这种评判能力导致了自尊问题的出现。这不像讨厌某些颜色、噪声、形状或是感觉那么简单,当你排斥自己的某些方面时,实则是在大肆破坏心理构造。而只有自尊,才能真正维系你的生命。 评判和否定自己会让你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你会像小心翼翼保护自己身体上的伤口那样,想方设法地逃避一切可能会加剧内心痛苦的活动。你会减少在社交、学习或是职业方面的进取行为,生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人相处、参加面试、为渺茫的目标奋斗越来越让你头疼。你不愿与人敞开心扉、谈论性事、成为焦点、听到批评、寻求帮助或是解决问题。 为了避免更多的评判和自我否定,你为自己树起了保护栏:要么抱怨、发怒,要么埋头工作,力图精益求精,要么自吹自擂,要么满口说辞,还有可能借助酒精或毒品来麻醉自己。 本书介绍了停止评判的方法,有助于旧伤痊愈,终止妄自菲薄,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当这些看法和感受发生变化后,一系列连锁反应会给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变化,帮助你逐渐挣脱枷锁。 因与果 上百名研究人员对上千名不同年龄、背景的人进行了测试,试图找出自尊的根源,哪些人的自尊不错,它有多重要以及如何增强自尊心,等等。 对于低龄儿童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孩子在0~4岁时,父母的育儿方式决定了他们在起跑线上自尊强弱的初始程度。这之后,多数针对大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疑问: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是好的学习成绩能增强自尊,还是强大的自尊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是较高的社会阶层能够增强自尊,还是强大的自尊有助于跻身较高的社会阶层?酒鬼是因为恨自己而去贪杯,还是因为喝酒而瞧不起自己?人们是因为在工作面试中表现好而悦纳自己,还是因为悦纳自己而有出色表现? 这些都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样,自尊来源于你的生活环境,而你的生活环境又会受到自尊的极大影响。孰先孰后?这个问题对于能否增强自尊有重大意义。 如果外界环境决定自尊程度,那么你提高自尊专享能做的就是改善周围环境。假设你缺乏自信是由于高中辍学、身材矮小、不被妈妈疼爱、在贫民窟长大以及超重100磅(约45千克)。你除了去上夜校拿学位、长高6英寸(约15厘米)、换母亲、搬去比弗利山庄、瘦身100磅以外,别无他法。一点没错吧? 但你知道,你根本做不到。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或是决定自己的身高。所以你专享的希望只能是另一种情况:自尊的强弱决定境况。也就是说,只有自尊提高了,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只要停止妄自菲薄,你就能长高,深得妈妈喜爱,甩掉100磅,让它像晨露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你觉得第二种场景也是虚无缥缈,那么恭喜,你又概实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自尊和环境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它无时无刻不影响自尊程度:你的想法。 比如,你照镜子时可能会自言自语:“天哪,我好胖,丑死了。”这种想法无疑是对自尊心的打击。如果你在照镜子时的想法是“嗯,不错,这个发型挺适合我”,那它必然能让你的自尊心大增。镜子里的图像依然如初,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想法。 或者假设你正在和朋友聊政治,当你对右翼反叛分子发表见解时,爱找茬的他更正你说:“错,你说的是左翼反叛分子。”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好蠢,丢死人了”,你的自尊心会瞬间跌入谷底。如果你对自己说“多亏被纠正,下次就不会出洋相了”,你就不至于丧失自尊。无论是哪种情况,你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改变,只是你的理解方式不同而已。 难道这意味着周围环境与自尊程度毫无关系?当然不是。就社会阶层而言,银行副行长的自我感觉明显好于出租车司机。因此,对100个副行长和100个出租车司机的调查结果“证明”,不同工种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自尊程度成正比。这组统计数据忽视了一个问题,有一些副行长可能会因为以下想法而产生挫败感:“我本该提成正职,当上行长的,真是无能。”相反,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却能知足常乐:“虽然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司机,但我可以养家糊口。孩子们在学校表现不错。生活也算顺风顺水。” 本书旨在使用已被证实的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从而提高自信。它会帮助你认识到你常常不由自主地对自己做出的负面评价,从而学会形成新的、客观的、正面的自我评价,提升自尊心,走出缺乏自尊的困境。
目录 赞誉 第1章  自尊的实质 因与果 // 2 如何使用本书 // 4 针对心理治疗师 // 5 第2章  病态批评 “应该”军火库? // 19 批评的根源 // 20 为什么你要听批评之声? // 22 强化的作用 // 23 不定率强化程式 // 25 自我批评如何得到强化? // 26 捕获你的批评者 // 31 第3章  解除批评者的武力 揭穿其真实目的 // 36 顶嘴 // 38 让你的批评者失去用武之地 // 40 总揽表 // 44 第4章  准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详细列表 // 46 列举你的缺点 // 50 列出你的优点 // 55 一个全新的自我描述 // 57 赞美优点 // 58 第5章  认知扭曲 扭曲 // 62 对抗扭曲 // 69 第6章  消除悲痛想法 关注你的想法 // 92 给想法贴标签 // 93 释放想法 // 94 观察、贴标和释放的完整过程 // 95 远离批评 // 97 例子:托尼和三个问题 // 99 第7章  同情 同情定义 // 102 为同情心奋斗 // 105 充满怜爱的回应 // 105 价值的问题 // 106 对他人的同情 // 111 同理心 // 112 第8章  应该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 123 “应该”的暴政 // 125 健康价值观对病态价值观 // 127 “应该”如何影响你的自尊 // 136 发现你的“应该” // 139 挑战和调整“应该” // 142 摆脱“应该”的束缚 // 145 赎罪,当“应该”合情合理时 // 147 第9章  身体力行你的价值观 生活领域 // 150 用10周时间践行价值观 // 153 计划承诺行为 // 156 第10章  对待错误 重新框定错误 // 159 觉悟问题 // 163 责任 // 164 觉悟的局限 // 165 觉悟的习惯 // 166 提高你的错误意识 // 168 第11章  回应批评 现实的欺骗性 // 174 回应批评 // 185 总结 // 197 第12章  提出需求 你的合理需求 // 200 需求对比需要 // 201 将需求说出口 // 205 凝练坚定的请求 // 208 完整信息 // 208 第13章  设定目标和计划 你想要什么 // 215 选择奋斗目标:第一轮筛选 // 219 选择奋斗目标:评估 // 220 具体化你的目标 // 221 在脑海中播放自己的电影 // 222 列出步骤 // 223 做出承诺 // 224 完成目标的阻碍 // 224 不周全的计划 // 225 不充足的知识 // 228 糟糕的时间管理 // 229 脱离实际的目标 // 231 第14章  意象 为什么意象法能够奏效 // 239 意象练习 // 241 创造有效自尊意象的准则 // 248 自尊阶段 // 251 特别注意事项 // 259 第15章  我仍然感觉不好 特殊软肋 // 262 抵御伤痛 // 263 直面痛楚 // 273 选择治疗 // 279 第16章  核心信条 识别核心信条 // 281 新的核心信条 // 292 第17章  建立孩子的自尊 家长的权力 // 296 家长是一面镜子 // 296 审视你的孩子 // 297 认真倾听 // 306 自尊的语言 // 310 赞扬 // 311 纠正你的孩子 // 314 管教 // 318 反对惩罚 // 319 让做对事变得轻而易举 // 320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 322 生活的事实——后果 // 323 自主 // 325 参考文献 //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