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简明读本(292958)

0评论量

61阅读量

  • 图书作者: 戴尔·卡耐基 著 郭海东 编译
  •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版权提供: 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所在分类: 图书 > 励志成功 > 成功
  • 上传时间: 2012-01-12
  • 文件格式: htxt
  • 纸版书价:¥28           书城价: ¥7.00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卡耐基是举世公认的成功学大师,他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为人处世、人格塑造、智能开发、演讲、推销等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动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卡耐基简明读本(第2版)》融汇了卡耐基所有著作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精选和重新归类,划分为:消除你心中的忧虑、让别人喜欢你、巧妙地改变别人等八大章节,可以说既“全”且“精”。向卡耐基借智慧,将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著作有《语言的突破》、《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等。这些书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心态,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无限热忱与信心,勇敢地面对与搏击现实中的困难,追求自己充实美好的人生。   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林肯的影响非常重要。卡耐基的童年与林肯非常相似,他把林肯的奋斗历程看做是人生的经典。在卡耐基课程中,他多次提到林肯的故事,仿佛林肯就是他的一面镜子。我们从卡耐基对林肯人生的描写中,能够感受到卡耐基对林肯的崇拜之情,能够看到卡耐基理解林肯的独特视角。
  卡耐基是举世公认的成功学大师,他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为人处世、人格塑造、智能开发、演讲、推销等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动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卡耐基简明读本(第2版)》融汇了卡耐基所有著作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精选和重新归类,划分为:消除你心中的忧虑、让别人喜欢你、巧妙地改变别人等八大章节,可以说既“全”且“精”。向卡耐基借智慧,将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看到一本书,读到了一句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话。他是一名医学生,生活中正充满了忧虑,他担心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过生活等。   这位年轻的学生,在1871年看到了一句话,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客座教授——这是在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他的一生需要厚达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能记述。   他的名字叫威廉·奥斯勒。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是汤玛士·卡莱里所写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时隔42年,在一个温和的春夜,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时候,威廉·奥斯勒爵士对耶鲁大学的学生作了一次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但其实并非如此,他说他的一些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何在呢?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生活在所谓“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在奥斯勒爵士到耶鲁大学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着一艘巨轮横渡大西洋,看见船长站在舵房里,按下一个按钮,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即彼此隔离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   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你们每一个人的组织都要比那艘大轮船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更远,我要劝告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习那位船长,知道怎样控制一切,而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这才是在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到舵房去,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隔舱至少都可以使用,按下按钮,注意听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用铁门隔断过去,隔断未来,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让已死的过去埋葬掉,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向死亡之路的昨天。明日的重担,加上昨日的重担,就会成为今日的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昨天这个东西,也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随着一个这过去自责、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前船后的大隔舱都隔断吧,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那么,奥斯勒爵士是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明天而下工夫做准备呢?绝不是这样。在那次讲演里,他继续说道:“为明日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与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一定要为明天着想,要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但是不要担忧。   在战时,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计划,然而他们绝不能有任何焦虑。“我把我们最好的装备,供应给最好的人手,”指挥美国海军的上将厄耐斯特·金恩说,“再交给他们似乎是最聪明的任务,我所能做的事就是这些。”   “若是一条船沉了,”金恩上将继续说,“我不能把它捞上来,要是船再往下沉,我也挡不住,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而后悔好多了,何况我若是为这些事情烦心的话,我是无法支持很久的。”   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好想法和坏想法的不同是:好想法考虑到原因和结果,而产生很合逻辑、很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亚瑟·苏兹伯格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伯格先生曾说过,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到欧洲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恐慌,对未来非常担忧,使得他寝食难安。他常常在半夜爬下床,拿着颜料和画布,望着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虽然他对绘画一无所知,可是他还是画着,好让自己不再担忧。最后,苏兹伯格先生无意中读到一首赞美诗,他以里面的一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终于消除了他的忧虑,得到了安稳。这一句话是:“只要一步就好。”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请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
  序言   第一章 消除你心中的忧虑   第二章 让自己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章 让别人喜欢你   第四章 巧妙地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   第五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让自己快乐地去生活   第七章 实现语言的突破   第八章 让家庭美满幸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