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造纸术(297078)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纸是人们重要的记事材料,我们读书、看报、写字或绘画都少不了纸。通过纸,人类古代的文化得以保存,先进的思想可以迅速传播,科学技术的成就能够及时总结。纸对社会历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我们编写了此书。在内容上,本书分为纸张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造纸术最早诞生在中国、我国古代造纸业的发展、我国古代造纸术的成就、渗入生活各个方面的古纸、纸和造纸术在国内外的传播等六章。在行文上,本书文笔流畅,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此外,我们精心挑选了上百幅的精美插图,努力做到图文并茂。相信大家读完本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刘行光长期致力于对青少年科普读物的编写与研究,并拥有多位名校高级教师组成的强大创作团队,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科学知识,使所介绍的知识点趣味横生,令读者过目不忘。已出版的作品有《物理多大点事儿》、《地球资源与保护丛书》、《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国通史》等。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我国以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一项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科学文化愈来愈发达的今天,纸,这小玩艺儿,真是太重要了。试想,假如现在没有纸,且不说不计其数的报刊书籍无法印刷,也不说数以亿万计的学生及科技文化工作者挥笔在何处落墨,单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会有诸多不便,譬如,烟酒副食等日常用品用何物包装?给亲朋好友写封信,写在何物之上,装于何物之中?……可见纸的作用之大呀!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纸是谁发明出来的呢?
其实,自人类发明文字以后,就需要有记载文字的材料。古埃及、巴比伦、亚述、迦勒底、希腊、罗马人曾用泥板(苏美尔人)、砖刻(迦勒底人)、石刻(公元前两千年前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巴比伦的汉摩拉比法典都刻在石头上)、铜板(公元前451年“罗马十二铜板法”刻在黄铜板上)、纸草(古埃及人)和羊皮(柏加曼人)作书写材料。中国殷商的甲骨文、钟鼎文使用的是龟甲、兽骨。金石。战国至秦汉的文字则书写在竹简、木牍、缣帛上。
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有纸草之便而不像纸草那样易于破损,有竹木之廉而不像竹简木牍那样庸赘,有缣帛羊皮之柔软而不像它们那样昂贵,有金石甲骨那样耐久而不像它们那样笨重。据《后汉书》卷二十八《宦者传》的“蔡伦传”(范晔著)记载,纸是蔡伦发明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公元105年(东汉元兴元年),蔡伦将此法上奏给汉和帝,得到汉和帝的赞赏,并把他的造纸方法推广。因为他曾被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便称为“蔡侯纸”。
实际上,在蔡伦之前,已经发明了纸。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1957年在西安市郊灞桥、1973年在甘肃居延金关,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都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纸。这些西汉古纸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古的植物纤维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成,即麻纸。这说明在中国,至迟到公元前一世纪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后来随着纸的广泛应用,造纸范围的原料也扩大了。东晋用稻秆、麦秆造纸,叫“土纸”;又用藤皮造纸,叫“藤纸”或“藤角纸”;北方生长楮树,用楮树皮造纸,叫“楮皮纸”;南方产竹,从宋代开始用竹造纸,叫“竹纸”等等。由于造纸原料范围的扩大,造纸工业自然也就迅速地发展。在魏晋时,已经有人用黄叶汁将纸染成黄色;南北朝时更有青、赤、绿等各种颜色的纸,十分美观。四世纪起,四川、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先后成为有名的纸产地。
六世纪时,造纸技术开始传到国外,最先传到了朝鲜、越南和日本。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唐朝与阿拉伯发生战争,有不少唐兵被阿拉伯俘去。在这些士兵中有造纸工人,他们又把造纸技术传给了阿拉伯,于是阿拉伯也设立了造纸工厂。以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也学到了我国的造纸技术。公元1150年,西班牙有了造纸工场。再后来,德国、英国、荷兰也造起纸来了。
第一章、纸张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才两千多年,可是在采用纸作为记事材料之前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回顾一下纸发明以前记事材料变迁的历史,了解当时传播思想文化的艰难,这对于认识纸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人们最早如何记事
在几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文字没有出现,纸当然也不会有。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人们究竟用什么来记事呢?那时的记事方法极其简单,比如为了记录采集果实的次数或者捕获鱼兽的数量,原始人往往在固定的地点放上与计数对象等量的石块。为了记录某一事件,防止日后遗忘,也会在一定的地方放上一块石头,便于以后看到这块石头就能联想起这件事情:如果发生了两件或更多的事情,那就放上两块或更多的石头。这就是堆石记事。石块堆在固定的地方,人们只有走到堆石的地方,看到石块,才会发生联想。石头的本身不会表达事物的具体内容;如果事物的内容稍许复杂一点,人们即使看到石块,也难以联想起事物的具体内容,这时堆石的方法显得有点无能为力了。
与堆石记事同时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出现过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一件事情,打一个结,以此类推。绳子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提醒人们回忆往事。这比堆石要方便得多,而且代表的事物也复杂一些。人们利用绳结的大小、颜色和绳结间的疏密等情况,来表达各种不同的事物或者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遥想我们那长年寄居于洞穴的祖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成年男子们经过一整天在外狩猎的奔波劳累,终于带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猎物回到他们燃着明亮篝火的温暖的“家”里时,自然是会受到妇女、儿童和老人们的热情欢迎。等大家齐心合力将一天的“战利品”搬进“屋子”并堆放在“大厅”的中央以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安静下来,紧张而兴奋地期待着由“一家之主”对这些猎物的清点。于是,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指导下,清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每清点一头野兽,大家庭的“书记员”便及时地将手里的草绳系上一个结,大的系大结,小的系小结,有多少头野兽便系上多少个绳结。这种工作可以算作是对一天收获成果的总结和肯定。过一段日子以后,即使这天猎取的野兽早已被大家吃完,但大家望着这依然被保留着的一串绳结的时候,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天狩猎的生动情景来。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结绳记事”的时期,我国周代的《易经》上就有过“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我国古代许多少数民族,如台湾高山族和云南傈僳族等也都有过“结绳记事”的风俗。关于古代结绳记事的具体内容,在我国没有详尽的记载。但古代秘鲁人的记录却为我们提供了结绳记事的大致情况。他们用两尺左右长的一根粗绳子作为主绳,然后在这根主绳上挂上各种颜色的有结小绳。小绳的颜色表示事物的内容,如白色代表银子及和平,黄色代表黄金,红色代表鲜血和战争,而小绳上面的绳结则表示事物的数量。
第一编 纸张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
一、人们最早如何记事
二、“龙骨”上的奇怪图案
三、文字的新载体——金石
四、“韦编三绝”与简牍
五、用帛做纸的年代
六、羊皮纸、蜡板、纸草和贝叶
第二编 造纸术最早诞生在中国
一、一个宦官的人生起伏
二、出土文物带来的疑点
三、历史文献的不同看法
四、追本溯源说丝纸
五、沤捣麻缕说麻纸
六、蔡伦的贡献不容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