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主义与教育(310030)

0评论量

5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本书译自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系统地概述了杜威博士的教育学说,要旨是要打破从前的阶级教育,归到民本主义的教育。前五章是就普通方面研究教育在社会方面的需要与功用,第六章提出教育的适当界说,第七章提出民本主义的社会所应有的教育条件,之后具体谈民本主义的教育,二十四章讲到“教育哲学”,最后两章是“知识论”与“道德论”。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主要作品有:《大众集》、《坦白集》、《漫笔》、《展望》、《经历》、《韬奋言论集》等。
第一章 教育为生活所必需 (一)生活由传递而自新 生物与非生物最显然不同的地方,是生物能用重新更始来维持自己。譬如我们打一块石头,打的时候,他也有抵抗。若是他的抵抗比打下去的力大些,他的外形仍然不变。若是不然,这块石头便要打成小块了。这块石头从来不会设法反动,抵挡打击以图自卫;更不会利用这个打击,助他自己继续的活动;至于生物,虽也容易被大力压坏,但他却能尽力使得外来的势力,变成助他自己继续生存的手段。假使他不能这样做,他就不但裂成小块,简直不成其为生物了(这种情形,最少也见于较为高等的生物)。 有生之物,存在一天,便奋斗一天,务使周围势力,尽为己用。他应用光,空气,水气,及泥土里面的物质。我们说他能应用这些东西,就是说他使得这些东西变成助他自己图存的手段。当他生长的时候,他便用力去变化环境以助己,如所得超过所费,自然生长了。如把“制裁”两个字作这样解释,我们其实可以说,所谓生物,即是能够为他自己继续活动起见,征服并制裁种种势力。这种种势力若不这样制裁,反要把他摧残无余。故所谓生活,就是向环境施行动作之自新的历程或是约束环境之自新的历程。 ……
第一章 教育为生活所必需 第二章 教育有社会的作用 第三章 教育有指导的作用 第四章 教育即生长 第五章 预备作用开展作用与法式的训练 第六章 保守的教育与进取的教育 第七章 教育上的民本主义的观念 第八章 教育上的目的 第九章 “自然的发展”与“社会的效率” 第十章 兴趣与训练 第十一章 经验与思想 第十二章 教育里面的思想 第十三章 教学法的性质 第十四章 教材的性质 第十五章 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 第十六章 地理与历史的要旨 第十七章 课程中的科学 第十八章 教育的价值 第十九章 劳动与闲暇 第二十章 理智的科目与实用的科目 第二十一章 物质的科目与社会的科目: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二十二章 个人与物界 第二十三章 教育与职业 第二十四章 教育哲学 第二十五章 知识论 第二十六章 道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