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309776)

0评论量

0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河边》是鲁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1937年有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全书共收入作者六篇短篇小说《河边》、《一只拖鞋》、《银边》、《中人》、《头奖》、《陈老夫子》。鲁彦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多以描写乡土生活为主,多以描写乡村小有产者和农民的生活为对象,描写乡村的人情世态,民风习俗,显示了朴实的写实风格。《河边》中明达婆婆的愚昧迷信,《一只拖鞋》*国良叔的老实敦厚,《银边》中赵老板的奸诈与背后无人所至的辛酸与无奈,《陈老夫子》的迂腐及其敬业不倦的品格,在作者笔下都得到了淋漓的刻画和展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
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他的创作多以半殖民地化的中国江南小镇为背景,描摹了浙东农村的人情世态、民风习俗,显示了朴实细密的写实风尚。主要作品有:《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驴子和骡子》、《婴儿日记》、《雀鼠集》、《乡土》、《鲁彦短篇小说集》 、《河边》、《旅人的心》、《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 伤兵医院》、《随踪琐记》、《桥上》、《惠泽公公》、《我们的喇叭》、《鲁彦散文集》、《鲁彦选集》、《鲁彦散文选集》等。
河边 是忧郁的暮春。低垂着灰暗阴沉的天空。斜风挟着细雨,一天又一天,连绵着。到处是沉闷的潮湿的气息和低微的抑郁的呻吟——屋角里也是。 “还没晴吗?——” 每天每天,明达婆婆总是这样的问着,时时从床上仰起一点头来,望着那朝河的窗子。窗子永远是那样的惨淡阴暗,不分早晨和黄昏。 tak,tak是檐口的水滴声,单调而又呆板,缓慢地无休止的响着。 tink,tink……是河边垂柳的水滴声,幽咽而又凄凉,栗颤地无穷尽的响着。 厌人的长的时间,期待的时间。 河水又涨了。虽然是细雨呵,这样日夜下着。山里的,田间的和屋角的细流全汇合着流入了这小小的河道。皱纹下面的河水在静默地往上涌着,往上涌着。 “还没晴吗?……” 每天每天,明达婆婆总是这样的问着,仿佛这顷刻间雨就会停止下来似的。她明知道那回答是苦恼的,但她仍抱着极大的希望期待着。她暂时忘记了病着的身体的疼痛和蕴藏在心底的忧愁,她的深陷的灰暗的眼球上闪过了一线明亮活泼的光,她那干枯的呆笨的口唇在翕动着,微笑几乎上来了。 但这也只有一霎那。朦胧无光的薄膜立刻掩上她的眼球,口唇又呆笨地松弛着。一滴滴的雨声仿佛敲在她的心上,忧苦的皱纹爬上了她的面部,她的每一支血管和骨髓似乎都给那平静的河水充塞住了。浑身是痉挛的疼痛。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 她叹息着,她呻吟着。 ……
河边 一只拖鞋 银变 中人 头奖 陈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