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谈中国歌谣(310909)

0评论量

8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中国现代歌谣理论专著。全书分6章:歌谣释名、歌谣的起源与发展、歌谣的历史、歌谣的分类、歌谣的结构、歌谣的修辞。本书主要论述下列几个问题:①中国古代歌谣意义的不确定性。②歌谣源于个人创造。③研究中国古代歌谣的重要资料。④歌谣分类问题。本书对中国歌谣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一 歌谣释名 【歌谣与乐】 《诗经·魏风·园有桃》里有一句道:“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陈奂《诗毛氏传疏》九申其义云:“‘合乐曰歌’释‘歌’字。《周语》,‘瞽献曲’,韦注云,‘曲,乐曲。’此‘曲’之义也。‘徒歌曰谣’释‘谣’字。《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此传所本也。《说文》,‘,徒歌。’,古‘谣’字,今字通作‘谣’。《初学记·乐部上》引《韩诗章句》云,‘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章,乐章也;‘无章曲’,所谓‘徒歌’也。《正义》云,‘此文“歌”“谣”相对,谣既徒歌,则歌不徒矣。《行苇传》曰,“歌者,合于琴瑟也”。’案《行苇传》作‘比于琴瑟’,孔依此传言‘合乐’意改之耳。” 成伯玙《毛诗指说》引梁简文《十五国风义》也说:“在辞为诗,在乐为歌。”(见阮元《经籍籑诂》)本来歌谣都是原始的诗,以“辞”而论,并无分别;只因一个合乐,一个徒歌,以“声”而论,便自不同了。但据杜文澜《古谣谚·凡例》,“合乐”又有两种:一是“工歌合乐”,(原注)如《史记·乐书》载《乐府太乙歌》、《蒲梢歌》。一是“自歌合乐”。(原注)如《史纪·高祖纪》,击筑为《大风歌》。“一则本意在于合乐,非欲徒歌;一则本意在于徒歌,偶然合乐。故琴操、琴曲、琴引之类,从容而成,已著翰墨者,固与徒歌迥殊;(原注)如《后汉书·蔡邕传》所作《释诲》,末附琴歌。仓猝而作,立付弦征者,仍与徒歌相仿。”(原注)如《琴操》卷上载《公无渡河箜篌引》。姑不论杜氏所举的例如何,这后一种是仍当属于谣的。
一 歌谣释名 二 歌谣的起源与发展 三 歌谣的历史 四 歌谣的分类 五 歌谣的结构 六 歌谣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