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成名作)(308447)

0评论量

44阅读量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精彩书摘目录
猫眼观世相 以独特的猫之视角,冷眼窥视日本社会众生相。 这是一只有见识、富才学、善思索、讲正义、知风趣,但始终没有恪守猫之捕鼠本分,却擅长“坐而论道”的“气质”猫。   夏目漱石借猫之言对阴暗迂腐的社会风气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了批判和戏谑,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心》《我是猫》《哥儿》《三四郎》《从此以后》《虞美人草》等。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一千日元的纸钞上,以纪念其为日本文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林少华 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楚天学者”、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小孤独》《林少华看村上: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等。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雪国》《金阁寺》《失乐园》《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八十余部,广为流布,影响深远。 2018年以其杰出的翻译业绩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荣获日本“外务大臣奖”。
“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成名作,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封笔之译,灵魂翻译再现“心照不宣”的绝妙幽默。 限量附赠翻译家手稿 精美明信片。 附带手绘插图。 以独特的猫之视角,冷眼窥视日本社会众生相。 这是一只有见识、富才学、善思索、讲正义、知风趣,但始终没有恪守猫之捕鼠本分,却擅长“坐而论道”的“气质”猫。
尽管是猫,但我基本无所不吃。一来没有像车夫家的老黑那样远征巷口鱼铺的气力,二来不是可以像新道的二弦琴女师傅家的三毛那样可以挑肥拣瘦的身价。因而挑剔意外之少。我既吃小孩子掉下的面包渣,又舔掉下的糕点馅。虽然咸菜颇不可心,但也曾为了体验吃过两片咸萝卜干。吃起来真是奇妙,那以后差不多所有的东西都能入口。讨厌那个讨厌这个纯属奢侈任性,无论如何不应出自栖居教师家的猫辈之口。据主人介绍,法兰西有个名叫巴尔扎克的小说家,乃是极为讲究的人。不过不是讲究饮食,而是文章极尽讲究之能事——毕竟是小说家——某日想给自己写的小说中的人取名字,这个那个取了很多,却怎么都不中意。这当口朋友来了,一起出门散步。朋友本来就是稀里糊涂被他领出来的,而巴尔扎克心里想的是如何找到自己一直冥思苦想的人名,所以出门后只管边走边看店铺招牌。然而还是没有中意的名字。他领着朋友一味走个不停。朋友莫名其妙地尾随其后。结果他们从早到晚探险巴黎。临回去时巴尔扎克忽然瞥见一家裁缝店的招牌。细看,招牌上写着马卡斯这一名字。巴尔扎克拍手叫道:“就这个就这个只能是这个!马卡斯岂不正是好名字?在马卡斯前加上Z这个大写字母,无可挑剔的名字就出来了。非Z不可。Z.Marcus,无与伦比!看来,自己取的名字就算自以为取得好的,也总好像有矫揉造作之处,索然无味。终于有了称心如意的名字!” 他简直忘了朋友的困窘,只顾一个人喜不自胜。不过,如若为了给小说人物取名字而不得不一整天探险巴黎,那也太麻烦了。倘能讲究到那般地步,自是谢天谢地。但以我辈这样有牡蛎式主人的处境而言,无论如何都没那份心思。什么都无所谓,有吃的就行——所以这么想,想必也是境遇使然。因此,现在想吃年糕也绝非讲究的结果,而是出于有得吃的时候无论什么只管吃这样的考虑。从而想起主人吃剩的年糕会不会剩在厨房里……转去厨房查看。 今早见到的年糕以今早见到的颜色粘在碗底。实不相瞒,年糕这东西迄今一次也未曾吃到嘴。看上去,既好像美味可口,又多少让人惧怵。用前爪拨弄上面的菜叶。再看爪子,粘了年糕的表皮黏糊糊的。嗅了嗅,一股把锅底的饭移去饭桶时的香味。吃?还是算了?四下环视。不知幸与不幸,空无一人。阿三正在以腊月正月都同样的神情打羽毛毽,小孩子在客厅里唱“你说什么呀小白兔”。要吃,此其时也。若错失良机,势必等到来年才能知道年糕那东西的滋味。尽管是猫,我辈也刹那间悟得一条真理:“难得的机会使得所有动物敢做不情愿做的事情。” ……
夏目漱石:不幽默的人生与幽默的《我是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